返回第一百六十五章 新任命 长子归(第1/3页)  重生农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日,王睿在办公之时,突然接到了新的任命文书,擢升他为甘州巡抚,让他尽快上任。他一时也有些发懵,甘州巡抚数月前遇刺身亡,他是知道的,那时,他还曾为父亲担心,却不想最后会是自己接任,可,为什么?

    一般战时出现主官缺失,几乎称得上是临危受命,所以大多会由京官外派,或者从当地提拔,像他这种由其他地方官员调任,却是绝少的。即便真有,那也得是帝王心腹。而他,除了当初在翰林院混了三年外,如今外任都十多年了,可绝谈不上什么帝王心腹,所以他是怎么接到这个任命的?

    看着手中的文书,他心里一时也不知是什么感觉。若不是这次的事,他想升到二品怕是还有得熬,可这官位,又有些一言难尽,一接到任命,就要开始考虑身后事的感觉,真是太糟了。只是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安慰自己,好歹是升官了。

    其实,三品到二品真是一如天崭,多的是人,一辈子都上不去。当官到这份上,光靠人脉已经没用,还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政绩,不然他那大舅兄,也不会一直在三品官位上徘徊,人家都换了几个衙门了,硬是没有升上去。

    要说王睿自己,最亮眼的政绩,大概要数当年发现银矿的功劳了,只是那点功劳,当初也已经通过升官抵了。如今,他怕是没多少政绩,可以让他再升官了。这些年在任地内,尸位素餐自然算不上,可本身任地就繁华,他跟人动手了,就是教导徒弟都有些勉强。这会,哪怕他带着齐师傅走,可能有多大用处却是说不好的,或许心理安慰更多一点吧。

    此外,家眷也是要安排一下,看看是要回老家,还是上京投靠岳家去。本心上,他是打算送他们回王家镇,哪怕他真出事了,那边好歹也是同宗同族,总能照料一二。只是,妻子似乎更愿意上京投靠她的父母兄弟,而这些年他受康家恩惠不少,一时还真不好拒绝,这事也就僵住了。

    回王家镇要说有多好,倒也不见得,落差一定是有的。这点主要是因为,他跟父亲同时陷入战区,其实只要有一个不在,就没人能撼动王家的地位。可如今,若是战局有变有个好歹的,他们王家也就算没落了。

    原本,二郎一直在县城当主簿,也算支撑,可若是他跟父亲真不在,那二郎的官位怕是也要不稳了。二郎如今还是个秀才,至今未能更进一步,可族中却有不少举人功名的人都没有差事,惦记他位置的人,估计都不止一两个了。这么想着,觉得还得催促家中后辈上进,不然,真要被人欺负了。

    而去康家呢,那就得看康敏在她父母兄弟心中有多大分量了,不然,那寄人篱下的日子,可就要难熬了。当然,这种不和谐的话,他显然不好说,不然有忘恩负义的嫌疑,更不用说,如今在康敏眼中,她娘家显然是最让她放心的存在。

    王睿掂量来掂量去,随后想到了自己远在京城的长子,天平就开始慢慢倾斜了。

    五年前,康敏带着三个孩子上京探病,三个月后,就带着两个小的回来了,而长子却留在了京城读书,说是京城书院底蕴深厚。那时,人都留在京城了,他自然也不能说什么,后来,跟茂儿书信往来的时候,发现功课的确有所进益,也就默许了。

    如今茂儿年十五,能自立了,到时就是带着母亲弟妹,想必也能过活,再依着康家的权势,想来也没多少人会欺压,这也就行了。再者,若是有他们在京城,到时,族中顾忌京中的人脉,二郎的官位许是还能稳一点。

    下定决心,他也就开始加快速度,前任甘州巡抚已经不在,他不能再拖延时间了。接下来的几天,一直忙着收拾行李,置换产业。有时,心下不免遗憾,这要是茂儿在就好了,有些东西交给他才是最好的,繁儿到底小了点。至于交给妻子,他倒是没想过,这要是合并到她的嫁妆里去,那到时,可真是说不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