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玉绿(下)(第1/2页)  三国史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俄尔,诸葛亮皱了皱眉头,轻轻絮手捻了片刻,似是在随意的挑选了几片玉绿茶,放入玉器皿具中,倒是借了旁边煮茶之人的茶炉温水一用,洋洋洒洒的将这温水倒入玉器皿中

    这个时辰大多数的老头子或是先生都在做些无聊的工作,或是将这竹案收拾几分,或是无聊的看看那焚香烧尽没有,也有的会随意的转转目光,偏偏诸葛亮的举动不让人注意都不太行。

    他们三三两两的或是在小声议论,也有直接用手指指着诸葛孔明的,满天的评价似乎和诸葛亮没有多大的关系。

    “这人莫不是前来捣乱的,哪里是煮茶,根本就是对茶文化的亵渎。”

    “可不是吗,茶文化博大精深,你在看看这毛头小子,许是哪里出来的山野村夫,也想成为红昌茶坊的坐上宾客。”

    许是他们对这茶道的见解有几分真知灼见,个个都是心高气傲的主,只是这点点的钟声已经宣布了煮茶结束。

    这个时候自然所有煮茶的手艺者们会站在两旁,恭恭敬敬的等待这所谓的大师进行逐个的品尝,点评。

    茶水讲究色,香味,形态俱全,虽然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人们对这方面要求的不是太过于严格,七七八八的也有几分雏形,这煮茶之法就可以看得出来其实古人对茶文化还是十分的上心,只是缺少的是先进的技术和一些操作方法,若是稍加改善,甚至可以媲美现代有些制茶工艺。

    钱老似是有点不苟言笑,眉头紧锁得拿起茶杯观看片刻,然后轻轻的将茶杯接近自己的鼻子,慢手煽动,好让逸出来的茶气清幽之香,浓郁清爽之气渐渐的融入自己的嗅觉器官。之后略微用小口嘬一口,仔细的含在嘴中留几口余味,又轻轻晃动茶杯,摇了摇头将茶杯放下。

    看着表情应该是不甚得心,而站在他旁边的几个老头子就不纯粹是板着脸,相反他们几个倒是笑容可掬的评论着茶水,他们也只是根据自己的观点说上一番,毕竟这决策性的东西最终还是要钱老拍案的,他们几个也是跟来凑凑热闹的,况且这里有少数人可能是他们的门生

    “茶色暗淡,茶味索然无味,又透着几分怪异,摇晃见底,似是浑浊,不像是功夫茶”

    “茶气不正,虽味纯正,但也是浑浊”

    “不行”

    钱老许久都是板着脸,这十几杯茶水入肚,早就已经审美疲乏,这样下去,越是到后面越是不太利

    也有那两杯令钱老满意的普洱茶,茶香茶味掌握的倒是恰到好处,只是感觉稍微欠缺了点什么,许是这普洱茶日常之中喝的习惯了,一时之间就如同诸葛亮所言的审美疲劳了起来。

    “你们也尝尝啊,若是觉得不错,今年这坐上宾保不齐就是李家这小娃娃的普洱茶了。”

    钱老却也是久违的露出了欣喜,左慈却是哼哼着调子:“我们几个只是来品茶的,这茶的好坏色泽也只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要是真论这茶道上的学问,还是你说了算。”

    “那行,依我看来就李家的小子吧”

    “等等,我似乎是闻到了一种气味”

    “什么?”

    “钱伯伯闻见什么了,我怎么没闻见。”

    “你这老头别老是卖关子,一惊一乍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红昌这丫头哪里惊得起你这样吓唬。”

    非是左慈有几分不满,连于吉等人都有几分看不去,尤为气愤的当属水镜老头,自己带来的学生居然不给几分面子,连茶也不品尝就已经定了这李家的小娃娃是这红昌茶坊的坐上宾客,别人或许不清楚诸葛孔明的煮茶手法,他哪能不清楚诸葛孔明,可以说这里的都是入不得法眼的小鱼小虾米。

    “这是这是茶水传来的清香”

    钱老甚至结巴了起来,寻着茶味的方向寻了去,这才看到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