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军队的高度(第1/2页)  唐末昭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家,铁厂的改建已经成功,一炉能出铁5百斤,他们还在改进争取一炉能出铁千斤。平炉冶炼也取得成功,如今生产的熟铁坚硬无比。”

    杨守平的脸上满是兴奋。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作为一个一心想辅佐明君的有志宦官来说,杨守平的目光一直盯着所有的战略物资。

    如今粮食问题已经解决,铁c铜就成为重中之重。

    “大家,一个高炉一天可以出铁千斤,如果建成百座就是十万斤,一年下来便是3650万斤啊!到时候可以给第一军所有的人都披上铁甲。”杨守平的眼中闪出异样的光芒。

    李晔哑然失笑,这位杨大秘书果然是冶炼的外行。

    现在他缺的是钢,而不是那种软绵绵的生铁。

    再说了,铁厂的产量再高又能如何!

    下游的工厂不能把钢铁铸锻成各种器物,那还不是白搭。

    杨守平并没有注意到李晔的神色,他兴奋地说道:“只要新军有了精良的器械,那些强藩就不足为凭。”

    李晔道:“朝廷手上没有铁矿,盲目扩大生产,一定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

    杨守平的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长安的铁矿石都是从商州运来的,如今哪儿被金山节度使杨守宗控制着。

    虽说杨守宗是名义上的养兄,但他与杨守平的关系并不亲热。

    其人对养父杨复恭比较忠诚,只是能力太过于平庸。

    白白守着金州c商州两个繁华之地,却只养了2万兵马,战斗力比起神策军还逊色一筹。

    想到这些,杨守平狠狠一咬牙说道:“大家,是不是。”

    李晔打断了他的话,正色道:“杨公正在调停顾彦郎和陈敬瑄的争斗,如果对金商下手,他必然会心生忧惧。万一铤而走险,与王建合兵一处,新军那点人马决不是对手。”

    战乱后的京兆府无法维持太多的军队,李晔能选择的只有精兵路线。

    但他最大的问题是时间紧迫,目前第一军战兵每日训练的强度只有大纲的一半。

    这并不是他们懒惰,实在是营养不足,造成士兵的身体素质低下。

    猛然增加体能训练的强度,只会得到两个结果。

    要么是把那些士兵逼反,要么是把他们累死。

    李晔当然不会这么做,他在降低训练强度的同时,还想法弄来牛肉,保证每个战兵每顿饭能吃2两。

    其余的辅兵虽然吃得差些,但吃饱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每三天也能吃二两肉。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但提高了士兵的身体素质,还对军心c士气起了极大的作用。

    杨守平楞了一下说道:“大家,新军唯一的问题是战兵太少,辅兵太多。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战兵数量已经降到8000余人,辅兵则增加到4万。再这样下去,恐怕再无打仗之人了。”

    李晔摇了一下头,目前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的比例是1:5,还没有达到1:10的目标。

    毕竟将来的战争模式将会大大的改观,对后勤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想到这些,他笑道:“这个你大可放心,从这个月开始,战兵的薪水将提高2倍,吃的伙食标准还要再提升。一旦勋章等等配饰生产出来,他们就是整个大唐的偶像。等到荣誉大于一切的时候,他们就是所向披靡的强兵。”

    杨守平愣住了,他根本不知道李晔说的是什么,半晌才呐呐说道:“新军的辅兵某也看了,如今已经能做到令行禁止,甚至能在骄阳下站立半个时辰不动。大家,这已经是天下的强兵了,只要让他们披挂上阵,绝对可以打败三藩。”

    李晔再一次哑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