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个鬼节》(第2/3页)  民间习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施孤的习俗就是民间俗信延展,七月十五晚上,街边阿公阿婆们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插满香烛,焚烧纸钱c元宝c布匹等纸制品,买小芋头c番石榴c杨桃等青果施舍在房子的四周,给那些在阳间没了亲人的孤魂野鬼。

    而河北c福建c江苏等地则是焚纸。江西吉安中元节焚纸,但禁止孕妇折纸锭。福建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等等。

    图说:南京放花灯也很有名

    七月十五的鬼不是清明节的鬼

    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元节与清明节不同,清明的“鬼”其实就是先人,但中元节的鬼却有饿鬼和祖先两种含义。

    北师大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刘铁梁教授提出,中元节中关于“鬼”的分类与祭祀仪礼包含了亲属制度的结构套用。既不是单一的孤魂野鬼们,也不单纯是先人。

    美国人类学家武雅士的著作《神c鬼和祖先》中谈到了中国人的信仰体系,神和祖先在其中是被祭祀和敬仰的,而鬼则是被嫌弃和鄙视的。因而对非祖先和血缘关系的鬼的祭祀,源于一种原始恐惧,是希望鬼不要缠身,不要侵扰凡间生活,这正是民间俗信的“鬼节”中的鬼之本意,当它结合道教和佛教之后,慢慢地,从畏惧恶鬼到敬畏祖先的灵魂,这些古代节日的意义和内涵在不同时期和地区也不断演化出各种含义。总体的趋势是,对于先人的祭祀超过了对于孤魂野鬼的祭祀,而这与清明节是明显不同的。

    七月十五的“鬼节”在地域发展中,呈现了不同意义和形式,而清明节在形式和意义上则更加集中。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研究馆员高洪兴曾对清明和中元节做过对比:

    寒衣节不同于这两个节日,它的意义更为单调,对于先人思念的切入点更小。

    寒衣节在农历十月初一,已经进入寒冬时节,其主要形式就是送寒衣。《诗经·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天逐渐冷了,人们该为逝去的亲人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农历十月初一又称授衣节。

    寒衣在古代意味深刻,孟姜女千里寻夫,就是为了给丈夫送上寒衣。孟子谈到理想社会的时候也有“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句,可见“不饥不寒”乃是衡量古代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寒衣节是人们对于阴间鬼魂幸福祝愿的延续,表达了生者对于死者的思念,而且思念的多是亲密的人,而非泛泛的祖先。对先祖的祭祀,清明节已经承担了全部职能,那么对于自己亲近的c可以寄托自己思念的,往往更加具体,所以关怀更加细微,这种祭祀更加个人化,完全是面向逝者的,不像对于先祖的祭祀经常还包含对于现世的祝愿。

    为什么中元节不如清明节流行

    三个“鬼节”中,只有清明节在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其他两个处在渐渐被人遗忘的境地。

    奇怪的是,即使在没有法定假日加持的情况下,清明节在民间的地位和名气一直胜于后两者。大多时候后两者都沉寂在地域的局部地区,或者年长人的记忆中,而非汉民族统一的民间节日。

    以中元节为例,对比其他几个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第一,缺乏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谈到嫦娥奔月c屈原投江c勤劳善良的古代人民大战年兽,你不会想不到他们代表的节日,想要从众多节日中脱颖而出,一个好的故事,就像一个好的招牌,有助于节日的传播和存续。盂兰盆节“目连救母”的故事,不算一个坏故事,但由于它没有纳入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与宗教联系又较为密切,所以流传范围有限。

    第二,与其他节日功能重合。清明节的出现要早于中元节,而且又有迁客骚人“清明时节雨纷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