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唐琴(第1/3页)  斫琴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见秦无心将取下的梓木背板翻转过来,平放在了琴桌之上,展现在了评委们的面前。

    众人发现此背板的龙池上方,反刻着两个字:玉泉。

    凤沼上方,反刻着两个字:湛然。

    当玉泉c湛然二字出现后,很多人可能不明所以,但是南琴王方展图和北琴王冯天举,此时皆是面色一惊!

    “暗刻琴铭!”陆伯平见状也是若有所思到。

    所谓暗刻琴铭,是指古琴的主人对于此琴十分偏爱,因而把自己的名号,刻在古琴梓木背板内,以表示自己与琴合为一体的意思。

    暗刻琴铭,由于是需要将刻刀掏入古琴内刻字,因此所刻的字都是反向的。

    这时,王维君似乎也想起了什么,对陆伯平说道:“我记得玉泉和湛然是某一个人的字号吧!”

    听王维君这么一说,陆伯平思索了片刻后,突然惊愕道:“难道是耶律楚才!”

    耶律楚材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整个蒙古草原时期的重臣,官至中书令,他酷爱华夏文化,诗文书法俱精,尤爱偏爱古琴。而耶律楚才的字号正是玉泉!

    耶律楚才在暮年之时,曾长期居住在燕京城外的湛然寺,后来他便给自己取了个湛然居士的法号。

    耶律楚才官拜中书令,等同于华夏古代王朝的宰相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这琴张是耶律楚才所收藏,那足以说明这张琴的价值几何!

    这时,南琴王方展图和北琴王冯天举纷纷离席,来到了这张古琴旁,二人拿起背板,仔细地辨认了起来

    片刻后,方展图和冯天举对视了一眼,然后方展图说道:“这所刻字号,的确应该出自耶律楚才。”

    这时,会场内的来宾中还是有很多人不明白,纷纷议论起来

    “这个耶律楚才是干啥的?”

    “不知道啊,可能是个少数民族的斫琴师吧?”

    “快得了吧,我说你们两个可别丢人了行不,耶律楚才是辅佐元太祖成吉思汗一统蒙古的重臣。”

    “没错,耶律楚才文采出众,更善古琴,辅佐了两代蒙古汗王,权倾朝野,他收藏的古琴,绝非泛泛之辈啊!”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方展图又问道:“既然你已经识得此琴乃耶律楚才所珍藏,那你可推断出了此琴的名字吗?”

    秦无心点头道:“晚辈依据此琴的龙池之上的四个横向排列,错落有致的口字,思来想去,最终得出了一个较为符合的名字。”

    “什么名字!”方展图问到。

    “不知会场内可有笔墨?”秦无心问到。

    这时陆伯平说道:“评委席上就有!我去给你拿!”

    说罢,陆伯平从评委席上取来了笔墨,秦无心接过笔墨,在古琴的背板上,以龙池上四个错落有致的口字为基础,描出了四个字:“石涧听泉!”

    “石涧听泉!”

    这四个字一出,不光是方展图和冯天举,在场的十几位评委都是一惊!

    “石涧听泉”是盛唐时期,皇家御用乐府:大圣乐府,监制的五张蜀桐古琴。

    相传,大圣乐府首席斫琴师张越,在巴蜀探访好友斫琴大家雷霄时,二人曾相约去山中寻找斫琴极品之木:蜀桐。

    当走至山中一处清泉时,他们二人发现,在山间的石缝之中,生出了一棵老树,老树树干虽然已经干枯,但却依然顽强挺拔。

    二人觉得奇异,便上前去查看了一番,结果发现此树乃是一棵树龄高达百年的蜀桐老树!

    二人惊喜不已,便小心翼翼地将此树取材,一共取得可斫琴之材五段,雷霄便以此五段蜀桐,赠予张越作为礼物。

    张越返回京师后,为此五段百年蜀桐,搭建风干台,晾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