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这还能再嫁人吗(第1/2页)  王老二和他的七个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这还能再嫁人吗

    小儿媳妇值夜班,一时没事儿,拿出专业书来看。还没看上几页,新新奶奶来了。看去扭扭捏捏,脸色有些潮红,似乎有点儿不好意思。是否女的护理男病号不方便,有啥作难?心里这么想。等到新新奶奶开口,才知这孝顺老儿子需要护理是假,让新新奶奶来陪着说话是真。新新奶奶声音不大,好像害怕别人听见,悄声说:“郝大夫呀,我跟你说:人家是真心。我虽然熬寡熬了大半辈子,这一辈子也快熬完了,我没跟男人说过多少话。可我也是几十岁的人,再说了,他说的又是那么清楚,表达那意思又是那么直白,我还能不明白他想要干啥?人到事中迷。我真不知道我现在应该咋办了。我到底该咋办?乐乐妈,你是年轻人,按你们年轻人的眼光,按你们年轻人的说法,我该咋办吧。我在这城里没啥知近人,你就给我出个主意吧。”

    若是自个儿的闺蜜,小儿媳妇肯定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上到下,从这儿到那儿全方位,帮着分析一遍,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拿出自己的执行方案。可是站在她面前,跟她悄悄说这事儿的,是跟她父母岁数差不多大,随着儿子来到城里没工作,还得靠着儿子那俩工资吃干饭的乡下老太太呀,又该怎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错;实事求是,以求实态度帮人家出主意,定方案都不错;以善良心态帮助人更没错,不错的事情多了!可这事情毕竟不是小事情,毕竟要谨慎,毕竟要庄重,虽不关系一生,却也关系名声。这事情毕竟不是姑娘小伙谈恋爱,敲明炸响为结婚而来。这按自己的阅历,应该还没说话的资格。怎么能让新新奶奶满意,先听听新新奶奶的意思再说。听清楚她的意思,哪怕回去再去请教自己家里人,待有个结果,知道个好歹,那也比贸然发表意见强得多。于是询问新新奶奶:“你把你自己的条件,跟他的条件比一比。年轻人谈朋友不是要门当户对么?你的条件跟他的条件相比,你觉得咋样呢?”

    新新奶奶说:“说的也是。我的条件呢,就一个,比他年轻些:年轻十岁:其别的都不胜他。说老实话,到了这种年纪,那可不是年轻时候相差那十岁,看去差距那么大。他是城里人,有文化,身体好,保养也好,七十岁的人,看去比我还年轻。我乡下老太太,虽是比他小着十岁,可我挨了大半辈子风霜,吃了大半辈子苦,受了大半辈子罪,我知道我没他看着精神,我也没有他那脸面看着滋润,更不像他的脸面显得光鲜,没有皱纹。翻过来说呢,这样的岁数再成家,——都说这是组合,哪还能是冲着人脸去呢。说了也不怕丢人,两人不过是相互搀扶,谁还想那小夫妻那事情呢。也都是搀扶着过,搀扶着朝前走,心里有个安慰,心里有个依靠,两人互相壮个胆,死到屋里有人知道就是了。我不是不像城里老太太,有退休金么。我若有退休金,我也就不说这档子事儿了。何不该,我就缺这点退休金,我就得吃俺儿媳妇那眼角之食。有时想想也是:儿媳妇喂头猪,人家也不过是一天碴一回猪食,到头来小猪娃长大还会报答给人家一头大生猪钱;我没养活过人家。我当婆婆这三顿饭,一顿也不少,到头来又能给人家一些啥回报?要是真有城里老太太每月那些退休金,别说多少,她会心甘情愿,每顿不少,都给你端到面前。她给你端这三顿饭,有那点退休金晃眼,那可是比喂一头猪强多了。没有退休工资的乡下老太太就是祸害:这我知道。就因为这,我想把自己出脱了,给儿子儿媳妇一个安宁,给他们一个省心。可我又怕人说:这老太太,也真是,老了老了把自己嫁了。那么欠男人。咋能那么没出息。老了老了又钻进男人怀抱里,让男人搂呢。若是听见这话,那就是长上一百张嘴,浑身上下都长成舌头,长成嘴也说不清了。他们不会知道,这种处境里的老太太有多艰难。唉,唉。说多了,你说呢。你听我这么说,你是咋想的?你是咋看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