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2/4页)  西湖梦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外以石屑砌坛,柴根编户,富贵之中,又着草野。正如小李将军作丹青界画,楼台细画,虽竹篱茅舍,无非金碧辉煌也。曲房密室,皆储?美人,行其中者,至今犹有香艳。当时皆珠翠团簇,锦绣堆成。一室之中,宛转曲折,环绕盘旋,不能即出。主人于此精思巧构,大类迷楼。而后人yù如包公之声伎满前,则亦两浙荐绅先生所绝无者也。今虽数易其主,而过其门者必曰"包氏北庄"。

    陈继儒《青莲山房》诗:造园华丽极,反yù学村庄。编户留柴叶,,磊坛带石霜。

    梅根常塞路,溪水直穿房。觅主无从入,装回走曲廊。

    主人无俗态,筑圃见文心。竹暗常疑雨,松梵自带琴。

    牢骚寄声伎,经济储山林。久已无常主,包庄说到今。

    呼猿洞呼猿洞在武林山。晋慧理禅师,常畜黑白二猿,每于灵隐寺月明长啸,二猿隔岫应之,其声清?。后六朝宋时,有僧智一仿旧迹而畜数猿于山,临涧长啸,则群猿毕集,谓之猿父。好事者施食以斋之,因建饭猿堂。今黑白二猿尚在。有高僧住持,则或见黑猿,或见白猿。具德和尚到山间,则黑白皆见。余于方丈作一对送之:"生公说法,雨堕天花,莫论飞去飞来,顽皮石也会点头。慧理参禅,月明长啸,不问是黑是白,野心猿都能答应。"具和尚在灵隐,声名大著。后以径山佛地谓历代祖师多出于此,徙往径山。事多格迕,为时无几,遂致涅?。方知盛名难居,虽在缁流,亦不可多取。

    陈洪绶《呼猿洞》诗:慧理是同乡,白猿供使令。以此后来人,十呼十不应。

    明月在空山,长啸是何意。呼山山自来,麾猿猿不去。

    痛恨遇真伽,斧斤残怪石。山亦悔飞来,与猿相对泣。

    洞黑复幽深,恨无巨灵力。余yù锤碎之,白猿当自出。

    张岱《呼猿洞》对:洞里白猿呼不出,崖前残石悔飞来。

    三生石三生石在下天竺寺后。东坡《圆泽传》曰:洛师惠林寺,故光禄卿李?居第。禄山陷东都,?以居守死之。子源,少时以贵游子豪侈善歌闻于时。及?死,悲愤自誓,不仕,不娶,不食ròu,居寺中五十余年。寺有僧圆泽,富而知音。源与之游甚密,促膝jiāo语竟日,人莫能测。一日相约游蜀青城峨嵋山,源yù自荆州溯峡,泽yù取长安斜谷路。源不可,曰:"吾以绝世事,岂可复到京师哉!"泽默然久之,曰:"行止固不由人。"遂自荆州路。舟次南浦,见fù人锦裆负罂而汲者,泽望而叹曰:"吾不yù由此者,为是也。"源惊问之。泽曰:"fù人姓王氏,吾当为之子。孕三岁矣,吾不来,故不得rǔ。今既见,无可逃之。公当以符咒助吾速生。三日浴儿时,愿公临我,以笑为信。后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源悲悔,而为具沐浴易服。至暮,泽亡而fùrǔ。三日,往观之,儿见源果笑。具以语王氏,出家财葬泽山下。源遂不果行。返寺中,问其徒,则既有治命矣。后十三年,自洛还吴,赴其约。至所约,闻葛洪川畔有牧童扣角而歌之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xìng长存。"呼问:"泽公健否?"答曰:"李公真信士,然俗缘未尽,慎弗相近,惟勤修不堕,乃复相见。"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yù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唐。"遂去不知所之。后二年,李德裕奏源忠臣子,笃孝,拜谏议大夫。不就,竟死寺中,年八十一。

    王元章《送僧归中竺》诗:天香阁上风如水,千岁岩前云似苔。

    明月不期穿树出,老夫曾此听猿来。

    相逢五载无书寄,却忆三生有梦回。

    乡曲故人凭问讯,孤山梅树几番开。

    苏轼《赠下天竺惠净师》诗:予去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