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 章(第1/5页)  闲情偶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曙

    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轺。

    〔宫女〕姊妹人人笑语阗,娘行何事独忧煎?

    〔旦〕只因命带凄怕煞,心上无愁也泪涟。

    授曲第三

    声音之道,幽渺难知。予作一生柳七,jiāo无数周郎,虽未能如曲子相公身都

    通显,然论其生平制作,塞满人间,亦类此君之不可收拾。然究竟于声音之道未

    尝尽解,所能解者,不过词学之章句,音理之皮毛,比之观场矮人,略高寸许,

    人赞美而我先之,我憎丑而人和之,举世不察,遂群然许为知音。噫,音岂易知

    者哉?人问:既不知音,何以制曲?予曰:酿酒之家,不必尽知酒昧,然秫多水

    少则醇Ο,曲好ろ精则香冽,此理则易谙也;此理既谙,则杜康不难为矣。造弓

    造矢之人,未必尽娴决拾,然曲而劲者利于矢,直而锐者宜于鹄,此道则易明也;

    既明此道,即世为弓人矢人可矣。虽然,山民善跋,水民善涉,术疏则巧者亦拙,

    业久则粗者亦精;填过数十种新词,悉付优人,听其歌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况为朱墨所从出者乎?粗者自然拂耳,精者自能娱神,是其中菽麦亦稍辨矣。语

    云:“耕当问奴,织当访婢。”予虽不敏,亦曲中之老奴,歌中之黠婢也。请述所

    知,以备裁择。

    ○解明曲意

    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

    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魂消而不致反有喜色,欢

    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且其声音齿颊之间,各种俱有分别,此所谓曲情是

    也。吾观今世学曲者,始则诵读,继则歌咏,歌咏既成而事毕矣。至于讲解二字,

    非特废而不行,亦且从无此例。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

    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

    所谓无情,与蒙童背书,同一勉强而非自然者也。虽腔板极正,喉舌齿牙极清,

    终是第二、第三等词曲,非登峰造极之技也。yù唱好曲者,必先求明师讲明曲义。

    师或不解,不妨转询文人,得其义而后唱。唱时以精神贯串其中,务求酷肖。若

    是,则同一唱也,同一曲也,其转腔换字之间,别有一种声口,举目回头之际,

    另是一副神情,较之时优,自然迥别。变死音为活曲,化歌者为文人,只在能解

    二字,解之时义大矣哉!

    ○调熟字音

    调平仄,别yīn阳,学歌之首务也。然世上歌童解此二事者,百不得一。不过

    口传心授,依样葫芦,求其师不甚谬,则习而察,亦可以混过一生。独有必不可

    少之一事,较yīn阳平仄为稍难,又不得因其难而忽视者,则为“出口”、“收音”二

    诀窍。世间有一字,即有一字之头,所谓出口者是也;有一定,即有一字之尾,

    所谓收音者是也。尾后又有余音,收煞此字,方能了局。譬如吹箫、姓萧诸“箫”

    字,本音为箫,其出口之字头与收音之字尾,并不是“箫”。若出口作“箫”,收音

    作“箫”,其中间一段正音并不是“箫”,而反为别一字之音矣。且出口作“箫”,其音

    一泄而尽,曲之缓者,如何接得下板?故必有一字为之头,以备出口之用,有一

    定为之尾,以备收音之用,又有一字为余音,以备煞板之用。字头为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