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 章(第1/4页)  华为的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背景与军人信仰

    近些年来,华为是否具有军方的背景一直是媒体议论的焦点,美国国防部也以此为借口不断对华为展开各种调查。而事实上,真正了解华为的人一定会感到非常可笑。

    //

    ---------------

    第二章任正非(5)

    ---------------

    20世纪90年代,华为市场部有一个专网部专门负责国家垄断型行业的市场,这些行业包括电力、水利、煤炭等,也包括军队。由于军队的特殊xìng,军队在采购的时候确实会向国内企业倾斜。因此,华为、中兴、大唐等国内企业在军队市场上的争夺一向都很激烈。与华为在电信运营商市场的突飞猛进相比,华为在军网市场的拓展却一直很不顺利。当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超过中兴一倍以上,但军网的市场份额却仍然不及中兴。如果华为真的具有外界所说的军方背景的话,华为在军队市场的销售绝不至于长期低迷。

    现在来自军队的一年几千万元的销售收入对于华为来说简直无足轻重。说军队市场已经成了华为的一个“鸡肋”或许并不为过。而关于任正非军队经历对华为带来的帮助,仔细想一下的话就能明白,当年那么一个小小的“团副”,能够起到的作用的确有限。

    虽然任正非14年的军旅生涯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荣誉和事业上的成就,从军队收获的也不是业务上的帮助,但是军队的生涯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价值观并且锻造了他的钢铁意志。

    1998年,任正非向华为培训中心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美国西点军校退役上校拉里·杜尼蒿所写的《西点军校领导魂》,书中主要介绍了美国西点军校如何培养军队的领导者。军队的领导哲学与企业是息息相通的,这也是为什么西点军校毕业的学生许多后来都成了美国商界领袖的原因。当时,任正非还特别将麦克阿瑟将军在演讲中要求西点军人始终坚持的三大信念“责任、荣誉、国家”,修改为“责任、荣誉、事业、国家”,以此作为华为新员工必须永远铭记的誓言。而这也可以被看做是任正非自己一直在坚守的一条价值观。

    军人时代的任正非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就是“保家卫国”,而作为企业家的任正非在信念中加入了“事业”,这就是实现“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追求。军人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不惜生命,企业家为了这种“事业”的追求也可以舍弃其他的任何东西,包括个人的财富和安逸的生活。任正非曾经对公司高层说:“人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而这种胸怀说的并不是远大的理想而是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2002年初,任正非请了北大哲学系和中国社科院的8位哲学教授,专门为企业中高层领导讲授中西方的哲学思想,其中包括对马克斯·韦伯《新教lún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阐述,按照韦伯的观念,新教所提倡的“天职”和“禁yù”等宗教思想,对英美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当人们将工作视为“天职”—上帝jiāo付的职责的时候,则让人们树立起了责任、敬业、奉献等基本的价值观念,这些恰恰也是我们国内企业在职业化进程中普遍需要提升的方面。任正非这种发自军人的责任感与基于西方资本主义商业lún理的职业价值观虽然来源不同,但却殊途同归,这种责任感成为了作为企业家的任正非的信念来源,是他近20年为了华为的事业而不是自己的财富去苦苦奋斗,甚至侵蚀了自己健康的精神支撑。

    这种价值观也让任正非有着极强的使命感。在解释《华为基本法》中华为的追求目标的时候,任正非是这样说的:“我们若不树立一个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导向,就建立不起客户对我们的信赖,也建立不起员工的远大奋斗目标和脚踏实地的精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