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1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二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参加的军事会议,讨论如何坚持南满的斗争问题。出席会议的有辽东军区和第3纵队。第4纵队的领导人以及两个纵队的师长、政治委员。

    会议开始时,只有少数人同意辽东军区司令员萧劲光提出的以主力机动作战与敌后游击战争相配合、坚持南满的主张。

    中共南满分局书记陈云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夜从临江赶到七道江,传达中共中央军委和máo zé dōng主席的电报精神,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最后作了重要讲话。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疏通所有指战员的思想。他说:“东北的敌人好比一头牛,牛头牛身子是向北满去的,在南满留了一条尾巴。如果我们松开这条尾巴,那就不得了,这头牛就要横冲直撞,南满保不住,北满也就危险了;如果我们抓住了牛尾巴,那就了不得,敌人就进退两难。因此,抓住牛尾巴是关键。”南满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坚决丢不得。要是我们5个师北上,敌在南满就无后顾之忧,就会有十个师跟着进北满。就算我们两个纵队都到北满,顶多能对付敌一个军,如果能在南满坚持,即可牵制敌4个军,权衡利弊,还是坚持南满,这也是党中央、毛主席的思想,也是中共东北局和东总作出的决定。“

    会议于14日形成决议:坚持南满,巩固长白山,坚持敌后三大块(即盖平、庄河、青城、凤城之间地区;宽甸、桓仁、本溪、抚顺之间的地区;铁岭、西丰、清原之间的地区)的总的战略指导思想,钳制guó mín dǎng对北满的进攻。

    12月16日,萧劲光、陈云、萧华、程世才致电林彪并东北局、中共中央,报告会议确定的方针与部署。并希望“北满、西满和东满能牵制住当前之敌人。”林彪代表东北局立即回电,同意会议的决定,并强调指出:“坚持南满,意义甚大,使我们仍能保有广大领土与人口,使敌不能全力向北摧毁北面的根据地,使我南北互依互存。因此,盼你们一切打算都放在如何使三、四纵队于南满坚持的上面。……在困难局面下,主要靠巩固内部,发动群众,依托广大的山区,加强下层领导,采取大胆而精细的处置,各个歼灭分散的敌人。只有在这种斗争中,采取局部的坚持,以待东北与全国形势之逐渐好转。”

    这就是东北民主联军第二个四个月作战中采取的战略。

    56.东北战场上七战七捷一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1946年12月17日,郑洞国指挥5个师的兵力对南满解放区萧劲光、陈云部发动大规模进攻,揭开了林彪与杜聿明的新一轮较量的序幕。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是相距近千里两个战场上的配合作战,因此也就形成了犬牙jiāo错局面。

    一保临江:1946年1月17日到1947年1月对日。guó mín dǎng军以3个师的兵力从通化向临江进犯,南满民主联军第4纵队胡奇才和彭嘉庆率部阻击互个师,第3纵队程世才、罗舜初率部阻击guó mín dǎng军两个师。战争进行得异常艰苦卓绝,部队在缺衣少穿的-40℃的严寒中作战。在战斗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连辽东军区司令员和政委的警卫班都拉上去了。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作战,歼敌4000余人,粉碎了guó mín dǎng军第一次对临江的进攻。

    一下江南:1947年1月5日至19日。为策应南满军民保卫临江,东总命北满第1纵、第2纵、第6纵及3个独立师,沿中长路两侧出敌不意地越过冰封的松花江,南下出击。首先包围了长春、吉林之间的江防据点其塔木,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围城打援战法,先于1月7日上午歼灭增援的guó mín dǎng新编第1军第38师第113团1200人,下午又将前来增援的新编第1军第50师第150团(欠1个营)附1个pào兵连和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