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8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步团体都对guó mín dǎng的内战政策不满,他们举行集会、yóu xing、请愿、罢课、示威等各种方式反对内战,争取和平。

    6 月23日,上海各界民众10万人举行了反对内战、反对美军干涉中国内政的集会yóu xing,并推选马叙lún、阎宝航。雷洁琼等十余人,以上海各界代表的名义赴南京请愿。当晚抵达南京下关车站时,却遭到guó mín dǎng特务和自称“难民”的暴徒疯狂殴打。马叙lún等4 人被殴成重伤,民盟前往车站欢迎请愿代表的人员和《大公报》《新民报》记者时,亦有12人遭袭击受伤。

    7 月中旬,guó mín dǎng特务又在昆明连续暗杀了反对内战的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和闻一多。

    guó mín dǎng的增加苛捐杂税,也满足不了庞大军费开支的需要。以1946年guó mín dǎng政府的财政收支为例,包括税收在内的全年收人仅为法币19791 亿元,而军费支出一项就超过6 万亿元,赤字高达4 万亿元。

    为了填补巨额财政赤字,guó mín dǎng政府能够采取的惟一办法就是大大增加货币发行量。抗战以前,法币的总发行额为14亿元,而IWh 年却猛增到8.2 万亿元。

    这无异于杀鸡取蛋。增发货币,虽然可解燃眉之急,但造成的恶果却异常严重。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又必然导致财政破产、经济崩溃、百姓遭殃。

    蒋介石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而过低地估计人民的力量,他幻想战争全面bào发后3 至6 个月就消灭中共。

    正当蒋介石剑拔弩张,准备大打一场的时候,延安的动向如何呢?

    guó mín dǎng的六届二中全会以后,特别是东北开始大打和马歇尔调解东北内战失败之后,máo zé dōng、周恩来完全改变了对国内形势的看法。他们看透了蒋介石的心思,对美国“调停人”也不再拖幻想,开始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准备接受蒋介石新的挑战。

    中共中央当时判断蒋介石有可能发动全面内战大约是在4 月底、5 月初。

    5 月1 日,máo zé dōng在发给中共全党的指示中说:guó mín dǎng反动派除在东北扩大内战外,现正准备发动全面内战。在此种情况下,我党必须有充分准备,能够于guó mín dǎng发动内战时坚决彻底粉碎之。

    5 月13日,在南京谈判的周恩来也致电中共中央,认为:“目前蒋系有意识的走向战争,但做法尚保存两面。”接着,他又对guó mín dǎng的两面手法作了全面分析:“蒋之做法,在关外则强调接收长春,在关内则极力向我挑战,在政治上则国大无限延期,先用全力肃清后方,而口头上则说遵守政协协议,坚决实现整军、复员、改组政府及国防部,企图以此骗取舆论,争取美国造成我yù内战之印象,以孤立我们,以达到其发动全面内战之目的。本此分析,我之方针当然应据实揭露蒋之内战方针及挑战yīn谋,放手动员群众,坚决准备自卫,并实行还击。”

    到6 月份,形势的恶化已难以挽回。6 月21日,东北休战15天期满,谈判却毫无进展。这一天,蒋介石虽然宣布将休战期延长到6 月30日,却又同时宣称,这是“为了再一次给予中国共产党一个机会”,并提出了新的条件,继续为谈判设置障碍。

    蒋介石最后通碟式的声明,把中共对可能实现和平的最后希望扫除干净。

    6 月22日,周恩来电告延安,指出:“国方一切为了打,八天后整军方案也难得协议。故应在此八天内积极备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