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6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而且有时是不可原谅地愚蠢的。我痛惜政府的军事长官在满洲的行为和政府长期拒绝允许军调部执行小组进入满洲。

    马帅又对guó mín dǎng谈判代表徐永昌上将说:当国民政府的军队开进满洲时。他们采取了鲁莽的行动,企图消灭在内战的共产党军队;我不得不作出结论,蒋委员长的属事顾问们所表现的判断力是很低劣的……guó mín dǎng曾经有过在满洲获致和平的机会,但是它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现在共产党正在利用当前局势,并且日益强大起来,因而使国民政府处于很危险的军事地位,即战线过长,兵力不断地日益分散。

    马歇尔的上述批评并不错。但是,美国干了些什么,他却只字不提。就是因为美国的援蒋政策,尤其是帮助蒋介石将大批精锐部队运往东北,极大地鼓励了蒋介石,使他敢于撕毁停战协定,在关东大打出手。

    事实上,蒋介右所感兴趣的不是美国民主,而是美援,他之所以要把那么多军队运往东北,就是为了不给中共以民主,为了武力压垮共产党,为了进行内战。因此,只要美国一天不改变援蒋政策,蒋介石一天也不会改变内战政策。

    既然马帅找不到问题的症结,不改变援蒋政策,他也就无法让蒋听他的话。不论马帅如何批评、劝告、要求蒋介石停战,而蒋介石根本不理会他,相反却反过来要求马氏向中共施压。

    蒋介石告诉马歇尔,中共必须退出长春,将长春jiāo给国军“接收”;否则,他将命令继续打下去,直到夺取长春为止。他甚至向马歇尔保证,只要占领长春,国军就停止进攻。他希望马帅去做周恩来工作,压中共让步。

    这步棋究竟如何走?对蒋介石的要求是支持,还是反对,不仅对中国局势的发展至关重要,对马歇尔本人的赴华使命的成败也将产生影响。

    而事实表明,马帅的抉择令人失望。在关键时刻他走错了棋。他没有坚持‘’公正“原则,他按照蒋介石提出的条件,转过来压迫中共让步。他轻信蒋介石占领长春后就停止进兵的许诺。

    当然,在东北局势发展的关键问题上,马帅走出了这样一步死棋,绝非偶然,这与马帅执行美国对华政策和全球战略有密切关系。由于美国在美苏jiāo易中不得不默认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殊权益。但是为了抵制苏联的影响并打破其对东北的垄断,美国只能把宝押在蒋介石身上,支持蒋介石尽快控制东北。美国支持蒋介石控制东北,但又不能不顾及因此而加剧的东北内战。马歇尔赴华,执行的正是白宫的这种矛盾的政策。因此,他不得不“走钢丝”,力求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结果,终于以难以调整支持蒋“按收”和避免内战的关系。马帅曾有个幻想,先支持蒋介石接收“主权”,再促使他停止内战。蒋介石不愿听从马歇尔的安排,马歇尔只能落了个一着走错,满盘皆输的下场。

    马歇尔正是带着这种幻想来找周恩来的。他首先抓住长春问题大喊大叫,指责中央占领长春违反停战协定,就是不谈蒋介石军队大举进攻东北的事实。马帅声言,中共如不退出长春,内战便难以停止,和平就无希望。并保证一旦蒋军占领长春,就会停止在东北的一切行为。

    周恩来不相信蒋介石的“保证”,并非是中共不肯让步,而是蒋介石得寸进尺;轻易地占领长春,将导致guó mín dǎng占领更多的城市的结果。他还指出:停止美援是避免guó mín dǎng内战的最可靠办法之一。

    中共的话,马歇尔是听不进去的,但中共拒绝了这位特使,他也无可奈何。

    为此,马歇尔忧心忡忡。他在给杜鲁门的报告中说:蒋委员长一再坚持,共产党若不撤离长春jiāo由国民政府占领,他决不签署或同意任何解决办法,而且除非国民政府完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