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5 章(第2/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时,máo zé dōng为中央军委起草了致林罗聂的电报,提出关于与傅方谈判的补充意见。

    máo zé dōng指出:傅方要求军队出城,不要开得太远及各部驻地不要过于分散,这是惧怕缴械的表示。第一步可以答应他们这样,使他们放心出城,地点似可指定通县、香河、三河区域。第二步再照你们所拟办法将彼军分散chā驻我军各纵之间,实行整编。第二步办法现在不要过早提出。关于补给,第一期由傅方负责我方协助,第二期由我方负责傅方协助,第三期全由我方负责。关于攻城,máo zé dōng指出:“积极准备攻城。此次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你们务必使各纵首长明了,并确守这一点。让敌人去占据这些文化机关,但是我们不要攻击它,我们将其他广大城区占领之后,对于占据这些文化机关的敌人再用谈判及瓦解的方法使其缴械。即使占领北平延长许多时间,也要耐心地这样做。为此,你们对于城区各部分要有精密的调查,要使每一部队首长完全明了,哪些地方可以攻击,哪些地方不能攻击,绘图立说,人手一份,当做一项纪律去执行。为此,你们必须召集各攻城部队的首长开会,给以精确的指示。为此,你们指挥所要和每一个攻城部队均有准确的电话联系。战斗中每一个进展均须放在你们的指挥和监督之下。”

    当天下午,双方代表继续会谈。会谈更加融洽了,傅方代表态度更加诚恳了。

    林彪首先发言。他说:“máo zé dōng主席今晨来电说,他得知邓先生出城来谈判,很高兴,并致欢迎之意。邓先生8 日电示榆林方向派人去见他的事,他已知道了,也表示欢迎。”

    邓宝珊听了林彪转达máo zé dōng对他致意的话,非常高兴,激动地说:“愿为保全文化古都,尽我全部力量,不辜负毛先生的厚望。”

    双方代表就和平解决北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聂荣臻谈了解决绥远问题的初步设想。他说:“绥远的问题,我党中央指示绥远再谈。如果北平的和平解放能顺利完成,使中国数百年的文化古都及文物古迹能够完整地回到人民怀抱中,绥远问题就好谈了。”

    双方对博部队的改编原则与具体办法,以及“华北剿总”和部队中团级以上人员安排等问题jiāo换了意见。会谈一直进行到深夜,整理归纳出十项条款。周北峰认为,这些条款傅作义是能够接受的,原先他还担心中共会因天津战役而抬高要价,看来他多心了。一块石头落地,他变得轻松了。

    最后,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和邓宝珊、周北峰分别在《北平和平解放初步协议》上签了字。晚饭后,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来到邓宝珊下榻的小四合院,与傅方代表握手告别。林彪说:“从全国形势看,死守北平是不可能的事了。但为了保全古都及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甚望和平解放北平,谁不可能再拖延时间。限本月21日首先开出一个军到城郊地区,然后再陆续开出。为了指挥傅部军队出城行动,可以在德胜门外设双方参加的指挥所。此后,我方再派军政负责人人城。”

    邓宝珊说:“林将军所谈几点,我看完全可以照办。”

    林彪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邓宝珊说:“请邓先生将这封信转jiāo给傅将军。”

    邓宝珊拿着信说:“有句古训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想,一个人如果不怀千岁忧,总有一天会遭到后人的耻笑甚至责骂的。我也这样劝过傅先生。傅先生以及我本人,还有诸位先生,总有一天要黄土覆面的。在我们化成了灰后,后人写段历史时总会是公正的。”

    邓宝珊询问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去何地为宜,以此试探中共方面对傅作义的处理。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