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剩下周福成的第53军两个师了。蒋介石之意,是要完全控制沈阳的兵力,使卫成为一个无兵司令,光杆司令,所以卫听后铁青着脸,一直沉默不语。蒋介石再三催问“俊如兄意见如何?”卫立煌才说:“请光亭、大伟讲讲。”

    杜聿明有些事不关己的想法,推脱说:“对于东北敌我情况,我尚未十分摸清,请大伟兄作情况判断,然后再研究是否可以收复锦州。”

    这时,卫立煌的参谋长赵家壤起身摊开两张国共军队态势图,详细介绍了双方的兵力及部署,然后说:“两军比较,敌军兵力超过我军近两倍,而且无后顾之虞,可以集中兵力同我决战。而我军既要保卫沈阳,又要收复锦州。南北分进,既不能合击,又有被敌军各个击破之虞。所以,继续向锦州攻击,是值得慎重考虑的。”

    蒋介石听了这个不符合他的主观愿望的意见,愤怒地说:“你那个估计不准,空军优势,pào兵优势在我们一方,为什么不能收复锦州?”

    见其他三位都不支持收复锦州,蒋介石便问罗泽:“罗参军看怎么样?”

    罗泽完全听从蒋介石的旨意,他回答说:“委员长的看法是对的,我们空军、pào兵都占优势,可以南北夹击一举收复锦州。

    蒋介石连说嗯嗯,脸上泛起了一丝笑容,又问杜聿明:“光亭的看法呢?”

    “赵参谋长的判断可能符合实际状况,目前敌我力量悬殊,还是以守为攻,相机收复锦州为好。”杜聿明委婉表达了不同意立即收复锦州的看法。

    蒋介石见杜聿明没有迎合他的主张,虽心里不悦,但也没有作硬xìng的决定,只说:“你们研究研究再说。”

    当天,蒋介石又匆匆飞回北平。

    回到北平东城圆恩寺行宫,蒋介石寝食不安,仍在为设法说服东北将领“重占锦州”而绞尽脑汁。一大早,他就吩咐打电话要卫立煌和杜聿明立即来北平开会。

    卫立煌和杜聿明知道老头子召他们是“研究”收复锦州的事,在飞机上,两人做反复讨论。

    杜聿明说:“俊如兄,校长这么着急,光是推托怕是jiāo待不过去,你我今天务必申厉害,明确表态。”

    认为决不能同意马上攻锦州,并建议老头子迅速将廖耀湘兵团撤回新民,等东北部队补充足额、整训完毕后,再相机收复锦州,打通北宁路。万一蒋介石坚持要放弃东北的话,也只有从营口撤退,而不能照蒋介石的意志强攻锦州,否则东北guó mín dǎng军将全军覆灭。卫立煌非常赞同前一意见,对后一个意见,说见了蒋以后再说。

    杜聿明向卫立煌保证,这次他再不怕校长了,他也坚持廖兵团应立即撤回沈阳。不过有一点小事他要卫体谅,说他是黄埔生,蒋是校长,因此不能带头说反蒋的话。卫与蒋的关系则不同,卫既可以说是蒋的部下大将,又可说是和蒋一起闯出来的同僚,所以开会的时候,卫可坚持原则,他则只能在一旁打边鼓。他探身问卫:“俊如兄,为什么蒋非要沈阳主力从陆路冲到锦西。”

    卫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你知道,我知道,他知道。”

    卫、杜到达北平后,下午2 点,蒋介石在他的行邸召集傅作义、卫立煌、杜聿明开会。

    会议一开始就陷入难堪的僵持局面。蒋介石重申要反攻锦州,卫立煌则坚决反对。

    锦州战役初始,蒋介石坚持在撤退东北之前与解放军进行一次决战,现在锦州战役结束,他又不顾东北野战军重兵云集锦州、塔山以及黑山、大虎山一带的事实,坚持重占锦州,走陆路撤人华北。他不说无兵保卫南京,也不能再说增援锦州,因为锦州已失。他说是据空军侦察与情报材料,发现在锦州的解放军主力向北票和阜新去了,因之沈阳主力应迅速到锦州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