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则要再歼guó mín dǎng军40至50个旅。

    因此,不论是guó mín dǎng军的重点进攻作战,还是华东野战军的创造战机歼敌,都十分谨慎小心,举步三思。

    为创造战机而兴师动众“要龙灯”,辗转行程上千里的华东野战军,遵照máo zé dōng“不分兵”、“不要急”的指示,在主动撤围新泰之后,又决定将其主力再次主动后撤,到莱芜、新泰、蒙yīn以东地区隐蔽待机,以诱guó mín dǎng军放胆前进。

    将主力撤至于此,陈毅、粟裕有着深刻的考虑:这里是鲁中解放区的腹地,群众条件好,民兵组织坚强,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在guó mín dǎng军可能进攻的方向上,已实行了彻底的空舍清野,并严密封锁了消息,对于华东野战军机动作战,寻机歼敌十分有利。

    同时,该地区多为岩石山地,山上极少草木及土层,构筑工事困难,但地形复杂,便于部队隐蔽集结和穿chā。除临沂至蒙yīn、新泰及蒙yīn至沂水有少数公路外,其他地方道路狭窄,不利重装备部队运动。沂河、坟河等夏季前均可徒涉,是消灭重装备之guó mín dǎng军的理想场所。

    华东野战军主力向莱芜、新泰、蒙yīn以东地区转移后,guó mín dǎng军果然乘机前进,至5 月10日进到莱芜、新泰、蒙yīn。汤头一线。

    在蒋介石、白崇禧、陈诚看来,华东野战军,先后主动放弃出击那城、马头,放弃打击进犯临沂至蒙yīn公路之敌,撤除对新泰的包围,又后退一步回师鲁中,是“攻势疲惫”、无奈溃避的表现。

    蒋介石依据所获情报认为,华东野战军主力已向蒙yīn东北及淄川、博山撤退,而其中央社更是得意忘形,大肆宣扬什么“共军北窜”,“泰安以东地区无成股共军了”。

    于是,蒋介石决心“跟踪追剿”,并且授意白崇禧、陈诚下达密令,要顾祝同指挥的3 个兵团改变战法,将“稳扎稳打”改为“稳扎猛打”。由于作战方法上的变化,guó mín dǎng密集靠拢的态势很快就要发生变化。

    坐镇徐州的顾祝同判断:华东野战军主力已经退据宫县。沂水、坦埠、南麻、淄博等地区,因而决定积极执行“跟踪追剿”的方针,迅速进击富县、沂水、悦庄、淄博之线。

    于是,命令第1 兵团主力进占坦埠、沂水之线;第2 兵团主力向博山。张店方向进攻;第3 兵团集结在新泰、蒙yīn地区,待第1 、第2 兵团得手后,再向东进攻,以实现其在鲁中山区或在胶东地区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的企图。

    guó mín dǎng军第1 兵团司令汤恩伯则认为,华东野战军主力仍在蒙yīn、新泰东北地区,第2 、7 、8 、9 各纵队仍在宫县、沂水、坦埠附近。

    接到顾祝同的进击命令后,他立即按照自己的判断,作出了如下具体部署:命令整编第74师、25师于5 月门日自垛庄、北桃墟地区北进,限于12日攻克坦埠。

    命令第7 军、整编第48师各以一部由葛沟、汤头地区继续向夏庄、苏村、界湖之线搜索,策应第74师等部的行动,主力集结在葛沟、汤头地区待机。

    命令整编第83师为兵团预备队,以一部向界湖、马牧池之线搜索,保证第74师的右侧安全,主力控制于青驼寺附近;整编第65师担任蒙yīn城防,并掩护第25师之左侧安全。

    在这次guó mín dǎng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中,汤恩伯表现的尤为积极,对蒋介石最为卖力,争强好胜、邀功请赏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汤恩伯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很早就与蒋介石攀了同窗和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