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展和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普遍展开,部队的作战任务越来越艰巨,阶级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加上大批俘虏补人连队,其中原guó mín dǎng军的老兵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部队的成员和思想作风也随之较前复杂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做好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指战员的自觉xìng和能动作用,对于团结内部,巩固部队,克服困难,争取作战胜利,贯彻党的路线和政策,具有决定的意义。这就对部队战时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次休整中,各纵队普遍进行了诉苦教育,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实和丰富了这一教育运动的经验,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

    整个诉苦教育运动,一般都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思想动员。主要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如参加地方群众诉苦大会,请地方干部作报告,揭露地主剥削压迫农民的罪行等,启发广大指战员认识诉苦的意义。

    召开诉苦大会,典型现身说法,控诉旧社会。旧军队和阶级敌人的种种罪恶,“人人倒苦水”,“有苦诉苦,有冤伸冤”。

    运用本单位的诉苦材料,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帮助广大指战员认识苦难的阶级根源,挖出总根蒋介石,“变私仇为公仇”,划清敌我界限,激发阶级仇恨,提高阶级觉悟。同时,批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风水论”等糊涂观念。

    引导指战员进行两种社会、两种军队的对比,进一步认清土改和战争的关系,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道理。干部战士从切身经历中体会到,“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自觉清除各种错误思想,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制订个人和集体立功计划,召开反蒋诉苦复仇立功宣誓大会。

    生动扎实,步步深人的诉苦运动,不仅提高了工农出身的同志阶级觉悟,而且教育改造了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深了新老战士之间和官兵之间的阶级感情,增强了内部团结,对于巩固新战士,溶化俘虏,纯洁部队,提高战斗情绪及推动政治工作,都起了重大作用。

    此次休整中,各师团还普遍用一周左右时间,深人进行了为人民立功的思想教育。

    立功运动,是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的群众运动,是人民军队本质的反映。这一运动,在华东野战军有着优良的传统。

    最先,是华中野战军第1 师第1 旅第2 团(即华东野战军第4 纵队第10师第29团)于1946年苏中战役中,在原有的英模运动的基础上,根据群众的自发要求创始的。

    华中野战军于同年10月13日,初步总结推广了该团开展立功运动的经验,同时鲁南军区也在民兵中开展了这一运动。

    后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发出关于开展立功运动的指示,决定在部队和民兵中广泛开展立功运动,号召“人人立功,事事立功”,并于12月25日颁布了《立功运动暂行条例》,使其正规化、制度化。

    华东野战军开展的立功运动,得到中共中央军委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八解放日报)曾两次发表短评和社论,介绍华东部队和民兵开展立功运动的经验,阐述了立功运动的重要意义,并号召将这一运动推广发展到各解放区和部队之中。

    这次休整期间,各纵队按照华东野战军前委的指示,在团以上政治机关所属评功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群众评选,逐级审查,按权批准,评出了宿北、鲁南、莱芜战役以来的立功单位和个人。

    随后,各纵队都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群英大会和庆功大会,给立功者颁发功劳证,向立功者家属送功劳状,组织英雄模范和立功者作巡回报告,大力宣传英雄模范的事迹,号召全体指战员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开展“人人立功,事事立功”的革命竞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