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4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五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部,距广东北部边境约百余公里,是由赣人粤的战略要冲。各路人马汇聚于此,在叶剑英的主持下,就解放和接管广东以及解放整个华南地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开始进行紧张周密的筹划。

    广东是叶剑英的故乡,1897年叶剑英生于广东省梅县。

    叶剑英半生戎马生涯,也是以广东为起点。1919年底从云南讲武堂毕业的叶剑英回到广东,一心想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但这时的孙中山已被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军阀排挤出广东,叶剑英便只身前往漳州,投奔孙中山组织的援闽粤军。而蒋介石正是援闽粤军的高级参谋。

    1920年8 月,叶剑英参加了粤军回粤驱逐桂军陆荣廷。莫荣新之役,同年加入中国guó mín dǎng。1922年,粤军总司令陈炯明pào轰总统府,大总统孙中山化装前往长堤天宇码头,时任海军陆战队营长的叶剑英亲到码头迎接,护送孙中山登上军舰。不久,蒋介石也赶来充任副官。在孙中山蒙难的50多天里,两人亲密合作,忠实地护卫着孙中山的安全。

    此后,叶剑英多次参加讨逆之役,先后担任第8 旅参谋长、第2 师参谋长等职,是蒋介石的直接下属。1924年,叶剑英又在蒋介石任校长的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的军事才干深得蒋介石的赏识。

    1926年夏,叶剑英参加了北伐战争,先后担任第1 军总预备队参谋长、新编第2 师师长和有“铁军”之称的第4 军参谋长。

    正当大革命胜利发展的时候,蒋介石于1927年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叶剑英在这历史的转折关头,以坚定的革命信念,毅然抛开个人私情,与蒋介石彻底决裂,“通电全国反蒋”。

    叶剑英自己也说:“有人讲我是蒋介石的嫡系,蒋待我不错。”他接着说:“有人问我反蒋图个什么?我说我反蒋不要什么东西,只图个革命,我们的qiāng要对准反革命,蒋介石当反革命,跑到我们qiāng口上来,是自己找打的。我们打蒋介石不是因为有什么个人恩怨,而是因为他反革命。我们就是要讨伐反对革命的人!”

    1927年7 月,叶剑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叶剑英作为人民军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蒋介石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打了十年仗,抗日战争中一度合作共同抗日,接着又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进行了三年的较量。今天,叶剑英作为中共华南地区党政军主要领导人,统率数十万大军,打回了故乡,打回了当年与蒋介石“共同”革命的地方。

    关于军队指挥问题,四野总部和林彪曾指示,由陈赓统一指挥第4 、15两兵团的行动。自叶剑英到来后,陈赓认为叶剑英既是人民解放军总部参谋长,又是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因此多次请他统一指挥。但叶剑英考虑到自己不仅要管军队,还要管地方的事情,难免分散精力,便仍坚持由陈赓统一指挥两兵团及两广纵队的作战行动,并将这一意见上报中央和华中局,得到批准。

    至于军队系统与华南分局的关系,两兵团接受华南分局领导,凡属带方针xìng问题和全盘计划,均提jiāo分局讨论决定,以取得党政军民的一致配合。

    9 月7 日,叶剑英即在赣州主持召开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方方、陈赓、郭天民、刘志坚。邓华、赖传珠、洪学智。肖向荣、曾生、雷经天等。会议分析了形势,研究了解放广东的作战计划:(一)解决广东问题,我们依照军委意图,先行消灭北江。东江之敌,进占曲江、惠阳,创造和平解决条件,争取和平解决。同时,准备对付坚守广州顽抗之敌。

    (二)集结,因4 兵团与15兵团相隔过远,为求得同时展开齐头并进,突然实行钳形合围,必须先行集结。集结地区,15兵团南康、信丰地区,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