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法国作家生存艰难(第1/2页)  女人的青春岁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罗曼·罗兰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

    维克多·雨果。之后,两人一起流浪比利时和英国。这段生活使魏尔伦写出了《无言的浪漫曲》,兰波写出了《彩图集》(一译《灵光集》)的部分篇章。1875年后,兰波退出诗坛,投入冒险家的生涯,周游欧洲列国,月10日病逝于马赛,年仅37岁。兰波的创作生涯只有五年多,但他对现代派诗歌发展的影响如此之大,在世界诗史上是罕见的。《黎明》和《花》均选译自《彩图集》。《黎明》以其清新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迷人的彩图。《花》,是诗人躺在池塘边的草丛中所看到的景象。

    法里斯介绍完法国历史上一些著名作家之后,他谈到了现代作家的命运。他说,现在的法国作家和你们中国作家没法比,中国作家大多数都是吃皇粮的,也就是被国家养着,你们称专业作家,用你们北疆省一些作家的话说,就是吃着官饭,放着死骆驼,不用为生活而忧愁。当然了中国也有业余作家,但是他们有另外的工作,不是专门靠创作吃饭的,而是一种爱好和追求。

    法国的作家们从未像如今这般入不敷出、遭遇着如此这般的轻视与压力。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法国超过一半作家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有人研究了10万多名小说与非小说作家的情况,结果显示,他们之中很多人受累于图书行业的糟糕现状,并考虑放弃这一行业。法国作家的社会地位很高,但经济情况却不容乐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作家们的收入就直线下降。在这一点上,他们与美国和英国的同行同病相怜,研究称,即使是在高收入作家的群体中,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有自己的副业(大部分人从事的是教师的职业),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经济开销。相对比较成功的、并且有多年从业经历的作家也在为生计发愁。他们年收入的中位数为15,600欧元,折合人民币15.8万元,还不足这个国家全体国民年平均收入的四分之三。而在这份由文化部支持完成的报告中,最触目惊心的数字是,60%的作家年收入还不足1,500欧元,约合人民币10,932元。这样的收入在中国也许还算可以,但是在法国那就是下等收入的水平……

    法里斯主席的介绍虽然比较长,但是作家们听得非常入神。当他的讲话结束后,作家们给予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主持人介绍一位华裔作家兼画家高芳给大家认识。

    作家们一听高芳是中国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华裔作家高芳给作家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她是宋庆龄的干女儿,曾经应北疆省作家协会邀请到北疆市访问过。她对中国作家们说,我对北疆省很熟悉,多年前在那儿访问时,市长亲自设宴招待我,酒宴上有歌手用少数民族语言为她唱歌,我听不懂。市长就随手拿过一张餐巾纸把歌词写在了上面,我至今还保存着这张餐巾纸,我对中国的北疆省是很有感情的。她的话让作家们很感动,热烈的掌声响个不停。高芳还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考察团作为纪念,并且声明她还有个会要马上去参加,不得不马上离开。

    作家们对高芳印象很好,大家有的想和她合影,有的想送她作品,局面一下出现了一些混乱。有人就带着作品冲上了台,先是送画后是合影。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高芳身上,而把其余几位法国作家晾在了一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