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4 章(第1/4页)  联合舰队的覆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难道整个日本海军就只有这几艘可以出击的军舰吗?不,还有几艘,只不过由于燃料的关系,现正锚泊在南洋。

    上述10艘军舰就是莱特湾海战失败后栗田中将率领的第二舰队的全部实力。此外,战舰“金刚”于11月末在台湾海峡的暴风雨之夜被美潜艇击沉( 官兵大部分死亡) ,“榛名”正在修理过程中,“长门”泊在横须贺,两艘重型巡洋舰留在南洋。

    笔者曾在莱特湾海战的结论中写道:“日本海军已经丧失了作为海军的机能。”这实际上就是指上述的实力状况。

    也许读者会感到奇怪,既然称作联合舰队,为什么只有第二舰队而没有第一舰队。这是由于丰田副武大将担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之后,在昭和19年5 月把联合舰队司令部从海上撤离转移到陆地上去的结果。关于这件事,将在结论中加以说明。

    这支集中日本海上作战的全部力量而拼凑的残存舰队于昭和20年4 月6 日下午3时从濑户内海的三田尻海面拔锚启航了。此时,春意正浓,彩云朵朵,海面上撒下淡淡的春光,真是个出征的大好时机。然而,当舰队航行队列刚刚编排就序,美B-29式巨型高空轰zhà机就对舰队展开了轰zhà攻击,这种高空轰zhà就象宣战通告一样,蓦地拉开了海空战的序幕。

    美B-29式机紧紧地咬住日本特攻舰队不放,把它的行踪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监视网内。对这种严密的空中监视,日本特攻舰队将如何突破呢?

    夜晚10时,特攻舰队沿丰后海峡南下,第二天( 指7 日) 凌晨2 时,当舰队通过大隅海峡的时候,隐约发现两艘敌潜艇正向特攻舰队逼进,伊藤舰队的处境十分险恶。白天,美B-29式机在高空出没,跟踪监视,夜间,有敌潜艇紧追不放,由此看来,特攻舰队要想成功地突入预定目的地,恐怕连1%的把握都没有。但是,这种可能xìng在决定进攻时就已经预料到了,因此,舰队仍硬着头皮全速前进。事至如此,正确意义的作战已经不存在了,盲目前进,一意孤行则成为舰队行动的唯一宗旨。

    (四)“大和”终于葬身海底令人痛惜的官兵和战舰

    当夜,特攻舰队越过种子岛和屋久岛。清晨6 时,舰队驶经冲永良部岛向九州西南海面进发。这时,航行队形改变成以巨舰“大和”为中心的环形队列,并以5分钟为间隔,采取了之字形航行法,目标冲绳,高速前进。环形队列是昭和4 年即公元1929年。美国海军进攻太平洋时所采取的渡海作战航行法,原名叫作Ring formation,日本人把它译成“环形队列”介绍过来,作为作战阵形的术语保存至今。拙著中曾几处提到“环形队列”,而这最后一次的“菊水作战”尽管十分凄惨,但舰队还是采取了这一航行法。然而,这与前一章所述的栗田舰队在锡布延海面的那种环形阵列相比,其败落悲凉的情景已大大令人叹息不已。

    不一会,日方10余架护航机出现在舰队上空,为舰队略助军威,但又马上返回了。为了保卫日本本土,必须珍惜那些有可能被敌人击毁的飞机,因此,特攻舰队又把“大和”、“矢矧”舰上仅有的几架飞机打发到鹿儿岛基地。日舰队虽然没有侦察机,但也清楚地知道,在航线约1 万米的后方海域,有敌潜艇尾随,而空中则有敌侦察机在云层中盘旋跟踪。事到如今,舰队已经没有隐蔽的必要了,日本舰队的出击行动已经完全暴露,美军对此已了如指掌。在特攻舰队的后方,敌潜艇截断了退路,前方,美航空母舰部队主力的数百架满载鱼雷和zhà弹的舰载机正严阵以待,至此,空中和海底都布满敌军,特攻舰队已经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此时,日本特攻舰队并没有考虑退却,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明天拂晓突进冲绳,用“大和”那引以自豪的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