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3 章(第1/2页)  金融公司内幕大揭秘:上市公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介石在战区会议上喊韩复渠的声音。

    吴晓春没办法,只好微弓着身,一边与周围的人点头打招呼,一边向那个显然是专为他留着的空位移动。

    空位恰好在会议桌的中部,不上不下,坐他对面的又正好是他的老上司李惟诚。李惟诚这时候微微地对他点了一下头,点得非常有有礼貌,但也非常有节制,属于既要打招呼,但是又不能打得太张扬,或者是不想让其他人看见他打了招呼。

    吴晓春入座后,把包放在膝盖上,取出笔记本和笔摊在桌上,再把包合好,放在座位底下。这时候,吴晓春先对总裁和副总裁点头笑笑,算是打招呼,然后轻声对黄鑫龙说:“不好意思,迟到了。”黄鑫龙抬头看看对面的钟,说:“不迟,刚好嘛。”

    大家不约而同地看钟,正好两点。

    “开会了。”黄鑫龙的声音不仅宏亮而且极具穿透力。

    主席先介绍了集团公司的大好形势,讲得大家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想加班。吴晓春觉得奇怪,集团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了,怎么经主席一说,立刻就变成形势大好了呢?看来,老板都是鼓动家,当大老板的一定是大鼓动家。

    《上市公司》六(9)

    吴晓春又怀疑自己是在做梦,幅度很小但频率极快地来回摇了摇自己的头,证实自己并没有睡着,因此也就不会是在做梦,可以继续听黄鑫龙的鼓动。此时的黄鑫龙的讲话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重点谈集团公司在上海的最新发展。

    “现在不是二十万平方米,而是五十万平方米了!”黄鑫龙突然兴奋地提高了嗓门,很具感召力和震憾力。后面的讲话更使吴晓春接受了这种感召与震撼,联想到这两年国家“开发蒲东”和“九十年代看深圳二十一世纪看上海”的流行口号,想着或许集团公司在上海的发展真得取得了突飞猛进,大有拯救整个集团公司于崩溃边缘之势?如果真是那样,吴晓春想,那么当时我为什么没有想起来到上海组建华东公司呢?如果当初我没有去武汉,而是去了上海,那么,主席现在是不是就不会从我的公司抽血了呢?

    “因此,”黄鑫龙继续说:“现在要集中力量确保上海,华中的吴晓春就很有全局观念,已经答应先支持上海一千万,等那边的贷款一下来马上就还上。”

    吴晓春刚刚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心里一惊,差点就以为冥冥之中自己的想法被明察秋毫的主席察觉了,于是就真的随他所愿,把他派到上海去了呢,但是,等到把一句整话听完,才知道主席并不是神灵,说出的话也完全不如吴晓春的心愿。

    吴晓春愣了一下。

    黄鑫龙接着问:“怎么,我听说你们那个财务经理搞名堂,拒绝划款?”

    黄鑫龙这话明显是对吴晓春说的,不仅说话的时候眼睛看着吴晓春,而且还特意把脑袋往前伸了伸,一脸亲切的微笑,仿佛要进一步拉近自己和吴晓春之间的距离,其他人的目光当然要与主席保持一致,这时候也都顺着黄鑫龙的目光一齐盯着吴晓春,搞得吴晓春像是站在舞台的中央,被四周的灯光照着,点头不是,摇头更不是,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样回答。

    突然,刚才还亲切和蔼的黄鑫龙脸色一变,大喝一声:“反了!”

    吴晓春记不清黄鑫龙有没有拍桌子,因为即使拍了桌子他也听不见,“反了”的声音太响了,足以盖住拍桌子的声音。

    由于声音太大,而且是突然大起来的,所以吴晓春被吓了一惊,身体往上一顶,几乎要弹起来,和坐在支线飞机上突然遭遇气流差不多,奇怪的是他旁边的人一点反应都没有,不知道是习以为常还是他们事先就知道这个效果。

    吴晓春哪里经历过这阵势。彻底懵了,不知道该做怎样的反应。好在黄鑫龙非常体谅此时此刻吴晓春的处境,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