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7 章(第1/4页)  历代游记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然犹以未即其中为恨,故连为三游焉。虽所遇之景不同,而所得之乐无不同也。

    二月望日,其始游也。主则邦彦,客则会宪、启南、继南。立夫、沈明德暨予,凡七人。时春日妍丽,湖水明净,万象在下,柳色微绿,梅花犹繁盛,点缀远近。篙师刺船,纤回宛转,傍湖徐行,而卖花献技之人,皆乘小红船凫飞水上,迎前尾后,由东至南,由南至西,至北,复至东而休焉。遇胜而登,适兴而返。感今悼昔,形诸诗歌,有唱斯和,虽兴寄不同,然皆讽然成音,可讽咏也。几所履历并记之:孤山在湖北,去岸犹二里许,无所连系,林和靖墓在其上,后人建词肖白香山、苏东坡并和靖,曰“三贤堂”。庆乐园在湖南,今废,椎太湖石在耳。园着为韩庑胄山庄,初名“胜景”,即赵师卒于此效鸡鸣犬吠者。后韩庑胄诛,人官,更今名云。

    后五日,其再游也。主则杭人归生,客则推邦彦、明德不至,余咸在,凡六人。是日风雨jiāo作,船不得出外湖,惟在断桥内迤逦行耳。顾望四山,云雾蒙幂,湛素淋漓,严如水墨画中。继南笑指日:“天殆yù别出一奇乎?然对此无言,山灵亦将实人类。”因共联一律。

    又后二日,其终游也。合始游终游之主与客凡八人。时宿雨新止,天宇朗然,日光漏云影中,乍明乍灭。群山尽洗,绝无尘土气。空翠如滴,众壑奔流,水色弥茫,湖若加广,草木亦津津然有喜色焉。遥望云气出山腹,如白浪在大湖中汹涌不定。方yù赋一诗记之,而佥宪赴桌司招,竟不及成章而散。噫!客志此久矣,私心以一至而足,而今乃三焉。天又随所至辄改张其观以示,若使尽识之。况主客多能言,清而不固,丽而不侈,乐而不流,可谓无负赏酬者矣,固次第书之。

    题记:西湖自古就有“天堂”的美誉,春则桃红柳绿,夏则烟光水色,四季变化而景致不同,yīn晴晦明而风景各异。作者精心剪裁了三次出游的片段,描绘了各具特色的西湖风光,令人心驰神往。

    作者先写春日妍丽,阳光灿烂。湖畔嫩柳微绿,寒梅吐蕊。泛舟漂dàng于水面,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或歌或吟,乐而忘形。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灵都在这和煦的阳光下舒展筋骨、轻松愉悦。其次写春雨游湖,又别是一番滋味,顾望四山,烟云迷蒙,细雨淋漓,游人宛如置身于水墨画中。霏霏的春雨更今人思绪绵绵。第三次出游选在宿雨新止,天空朗然之时,这时群山尽洗,绝无纤尘,日光从云缝中漏下,乍明乍灭,如金星闪闪。空气湿润清新,众壑奔流,水色茫茫,花草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万物欣欣向荣。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描绘着西湖的美丽,在他看来,所遇到的风景虽各不相同,而他却从不同的风景中找到了相同的快乐和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江苏吴江人。平生好读书,尤熟史学,亦留心经世之学,然隐居不仕。有《西村集》八卷传世。

    ●明朝黄山小记

    宇内名山,未能游览,然观之记载,似无逾黄山者。奇山怪树,突献危峰,幽洞险壑,老藤古藓,此独寻常境界。若其变幻恍惚,忽青于染,忽净于洗,月遇之而生白,日遇之而成紫,风遇之而生吼,雨遇之而涧寒,chā天拄汉,龙虎有形;至于白云缥缈,若抱树而流、携石而走,势与醉石共悬,泽同瀑布争泻,散则如蝶,结则张幔;千态万象,不可模拟,巧绘之士,未能措其万一也。

    余读书近汤岭,日援而上。溪径曲折,叠石参差,玉笋琳琅,宛然布置。遥对云门峰,倏然如尖,倏然如腰,或倚肩相摩,或孤标自立。美人朦胧帘幕,不即不离之趣,岂形容所易尽乎?青山之缘,于此不浅,聊以写国云。

    题记:要想用短短的两三百字来描绘黄山千岩万壑的奇丽景观,谈何容易。然而本文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