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2 章(第1/4页)  企鹅凶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左右,当一家公司将大约16%的市场份额拱手相让,总有渔翁得利。Google是有机会的。但李开复与微软纠结半年的官司,让Google无暇他顾。结果是,百度接下了雅虎丧失的全部用户。百度和Google的市场份额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了53:23。

    在中国本土市场上,Google在与百度的较量中,似乎在略慢一拍的艰难成长着。但在全球范围内,Google不断地缔造着神话。2007年,Google的市值超过了互联网老大雅虎,营业收入达到166亿美元,为雅虎的2.4倍,经营利润为50亿美元,是雅虎的7倍;该年度谷歌营业收入的年增长为56%,雅虎年增长却只有8%。

    业界开始推测:在崇尚自由的互联网世界,Google会不会像软件领域的微软一样统领一切?一切都是未知,唯有时间来证明。

    不仅是雅虎、Google从门外走到门内,搜狐、新浪等众多门户网站也加入了对搜索市场的渗透。在中国,门户网站在诞生之初就带有搜索功能,这是因为全球商业网站鼻祖之一的雅虎就是一个搜索网站。例如搜索是早期搜狐的看家本领,这从它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张朝阳最初就是想做成雅虎一样的搜索网站。而新浪的搜索功能当年也风靡一时。一段时间之后,搜索在中国并没有开拓出一个可行的盈利模式。因此,搜索成为门户网站必不可少的基础功能和免费服务。

    对于门户来说,他们进入的是一个陌生而又异常激烈的市场。虽然门户大都是靠搜索服务起家,但是在搜索商业模式未形成之前,国内门户纷纷将这一“鸡肋”服务承包给百度和Google。如今重cāo旧业,对门户而言,搜索已经变成一个陌生的业务。此外,在目前国内的搜索市场,众多的行业领先者已经形成。

    搜索被炒作的如火如荼的时刻,门户却在遭遇困境。国内门户曾经保持高速增长的无线增值收入在整个2004年显出疲态。看到搜索市场诱人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商业利益,门户纷纷试水。“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还只是刚刚开始。”几乎每一个入侵搜索的后来者都会这样解释自己晚到的缘由。

    2004年3月,搜狐CEO张朝阳在一个聚会上表示:“我们正在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并且将逐步与第三方搜索引擎中止合作。”国内门户对搜索市场的野心已经表露无遗。随后在2004年8月3日,搜狐便大张旗鼓地推出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搜索引擎搜狗。

    就在张朝阳试水搜索引擎一年后,新浪也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

    2005年5月,新浪在第一季度财报中披露,已经完成自主开发的第一款搜索引擎相关研发工作。2005年6月30日,新浪同样声势浩大地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品牌爱问。结束了主要依靠与搜索技术供应商合作的发展模式,仅在MP3搜索保留了和中国搜索的合作。

    网易有道07年末问世,显然是该领域的迟到者。不过,丁磊放言:“三年内把有道打造成中文第一搜索引擎”,大家对类似豪言感觉有些迟滞。

    新浪“爱问”在日后的表现,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直保持着墙头草的风格。除了与搜狗外,几乎所有的搜索引擎都和新浪合作过。网易有道要超越百度,做中文搜索第一,可谓路长长而夜漫漫兮。

    一场虚拟的战争

    很多人用“专注”来形容李彦宏,业界还给前面加了一个定语“可怕的”。的确,搜索一直就是李彦宏的关键词。在百度上市前的日子里,他一直是心无旁骛的。

    百度怎么了?在2006年以后,李彦宏开始对外界表达一种忧虑:中国的网民数量和GDP都已超过英国,但中国的搜索广告市场不过4亿美元规模,大概是英国的1/5。2006年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