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 章(第2/4页)  大智若愚的人生修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华、终南诸山间。当时他的名声很大,唐玄宗赏识他,夸他为"神童"。宰相张九龄器重李泌胆识,呼他为"小友"。唐玄宗yù授李泌官职,李泌固辞不受。玄宗命他与太子游,结为布衣jiāo。太子常称其先生而不称名。

    天宝年间,李泌看到天下的危机形势,赴朝廷论当世时务,但为杨国忠所忌,于是他又潜遁名山。后安史之乱发生,太子唐肃宗即位于灵武,特地召见李泌,李泌陈述天下成败之事,堪称肃宗之意。但李泌固辞官职。李泌说:"陛下屈尊待臣,视如宾友,比宰相显贵多了。"最后被授以散官拜银青光禄大夫,使掌枢务,凡四方表奏,将相迁除,皆得参与。李泌虽不是宰相但权逾宰相,李泌劝唐肃宗俭约示人,不念宿怨,选贤任能,收揽天下人心,终于收复长安、洛阳。李泌见唐廷转危为安,立即要辞归山林。唐肃宗坚决不同意,说:"朕与先生同忧,应与先生同乐,奈何思去?"李泌说:"臣有四不可留: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所以不可复留。"后来终于说服唐肃宗,归隐衡山。

    唐代宗时,时局艰难,藩镇割据,又特召李泌出山,命他为相,李泌一再固辞。代宗只好在宫中另筑一书院,使李泌居住,军国之事无不咨商,李泌又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后来当时局好转后,李泌又辞归山林。李泌一生,好谈神仙,颇尚诡诞,实际上是个幌子,他危时出山辅佐朝政,不争权位,安则归山养xìng,与世无争。

    人生智慧

    老子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这种与世无争的谋略思想,深刻体现了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成为广泛流传的哲理名言。

    第34节:低调做人,便可峰回路转

    低调做人,便可峰回路转

    做人做事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若能低调一下,也许就会峰回路转了。如果你掌握了自我克制,也就掌握了一条低调做人的方法。

    明朝苏州城里有位尤老翁,开了间典当铺。一年年关前夕,尤老翁在里间盘账,忽然听见外面柜台处有争吵声,就赶忙走了出来。原来是附近的一个穷邻居赵老头正在与伙计争吵。尤老翁一向谨守"低调做人""和气生财"的信条,先将伙计训斥一遍,然后再好言向赵老头赔不是。可是赵老头板着的面孔不见一丝和缓之色,靠在柜台上一句话也不说。挨了骂的伙计悄声对老板诉苦:"老爷,这个赵老头蛮不讲理。他前些日子当了衣服,现在,他说过年要穿,一定要取回去,可是他又不还当衣服的钱。我刚一解释,他就破口大骂,这事不能怪我呀。"尤老翁点点头,打发这个伙计去照料别的生意,自己过去请赵老头到桌边坐下,语气恳切地对他说:"老人家,我知道你的来意,过年了,总想有身体面点儿的衣服穿。这是小事一桩,大家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什么事都好商量,何必与伙计一般见识呢?你老就消消气吧。"尤老翁不等赵老头开口辩解,马上吩咐另一个伙计查一下账,从赵老头典当的衣物中找四五件冬衣来。然后,尤老翁指着这几件衣服说:"这件棉袍是你冬天里不可缺少的衣服,这件罩袍你拜年时用得着,这三件棉衣孩子们也是要穿的。这些你先拿回去吧,其余的衣物不是急用的,可以先放在这里。"赵老头似乎一点儿也不领情,拿起衣服,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急匆匆地走了。尤老翁并不在意,仍然含笑拱手将赵老头送出大门。没想到,当天夜里赵老头竟然死在另一位开店的街坊家中。赵老头的亲属乘机控告那位街坊逼死了赵老头,与他打了好几年官司。最后,那位街坊被拖得筋疲力尽,花了一大笔银子才将此事摆平。原来赵老头因为负债累累,家产典当一空后走投无路,就预先服了dú,来到尤老翁的当铺吵闹寻事,想以死来敲诈钱财。没想到尤老翁做人一向低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