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第2/4页)  “九一八”全记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便无可奈何地后撤了。

    阻击战初尝胜果,黄显声建议救国会速派得力人员,潜往东北各地,组织和发动义勇军。“则日人疲于奔命,前后受敌”,这样一定会有益于抗日救亡。救国会采纳了他的建议,派遣进步青年车向忱、宋黎、苗可秀等,分赴辽东三角地区、东边道和北满各地。

    为了便于指挥和领导,救国会将辽宁地区的义勇军,统一了番号,改称“东北民众自卫军”。并按活动的区域和成立的先后,分别加以委任,到1931年底相继委任了24路司令及若干支队,掀起了义勇军浴血厮杀、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

    ---------------

    用血ròu作殊死搏杀(1)

    ---------------

    12月30日,占领白旗堡的日本装甲列车。

    号外解说词:“欢迎我军的沟帮子支那老百姓。”

    辽河结冻后,辽西义勇军异常活跃,屡屡越过河东出击,有时甚至与活动在沈阳附近的义勇军相呼应。辽北一带的义勇军,也对日军侧背构成了很大威胁。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昭和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向北宁线进出的我军,结束了撤退,

    因便衣队破坏了铁道路线,带来很大障碍。”

    (电通奉天28日发)

    绕阳河至柳家沟的北宁线,在27日夜间,敌人便衣队破坏了数处。对我军归还奉天的军用列车通行带来很大障碍。

    新民县是沈阳以西的第一个城市。日军将其占领后,作为了西犯锦州的桥头据点。为了阻止日军西犯,打击敌人的气焰,耿继周决定袭击新民。在派人扮作小贩和艺人先行潜入,摸清敌城防情况后,耿继周兵分四路悄然抵进城下。随着他的一声令下,顿时qiāng声大作。义勇军高呼着“杀尽日本鬼”的口号,纵马冲入城内,与敌人展开了巷战。翌日晨三时许,因增援日军乘装甲车赶到抢占了有利地形,耿继周才率领队伍撤出新民。义勇军此起彼伏的袭击,成为日军进入辽西的障碍,关东军参谋本部不得不部署兵力,应对义勇军的挑战。

    《大阪朝日新闻》第四号外昭和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新民县部队也在天亮时出动,远方原野上隆隆pào声轰鸣”

    (在新民县,山田特派员27日发)

    前夜有消息传说,支那兵大部队集结于小黄旗堡,要袭击新民县,几天前占据新民县的我方某中队的战士,立即出动警戒该方向,今晨4时,突然传来在天津日支两军冲突时报道。

    12月18日,日军经这充分的准备,再次兵分三路,又向辽西进犯。关东军接受了上次的教训,知道此次进犯辽西,“势必引起一场恶战,所以在作战的部署、兵力的充实等方面,尽到了极大的努力”。

    第十二路义勇军张海涛部,潜伏在台安县境内的公路两侧,事先将公路破坏,待西进日军载兵车停车处理时,伏兵骤起,qiāng声大作。日军不知虚实,不敢展开队形,就地稍作抵抗后,狼狈地逃避而去。

    尽管日军在思想和兵力上有所准备,并利用空军优势,进行了狂轰滥zhà,在坦克的配合下,于23日晚攻占了田庄,向田庄台附近进时犯时,仍遭到义勇军项青山、张海天所部的坚决阻击。

    项青山、张海天、蔡宝山、盖香凌等闻讯后率义勇军3000余人,前去配合东北军十九旅六五五团铁甲车队反攻,并于26日晚进攻田庄台;日军约五百余人在左藤联队长指挥下进行顽抗。

    日军在正面进攻的同时,又采取包抄战术,派2000名骑兵迂回到左翼,从侧面向项青山义勇军攻击。项青山看穿了敌军围歼的企图,只得撤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