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 章(第1/4页)  “九一八”全记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本书由www.biqugedu.com【瞌睡虫】整理上传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砂夜】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九一八”全记录》作者:赵杰

    ***************

    *第一章事变写真

    ***************

    日pào破坏的北大营 日解除东北军武装 日军获取的飞机 日对过往中国人盘查 日军在奉天城内 日军占领了东北 奉天财政厅 占领奉银行的日军   1931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初七,沈阳已进入凉秋时节。  夜,时针指向10时20分。突然,沈阳北郊传出一声巨响,打破了原有的祥和与宁静。黑暗夜幕里bàozhà的“柳条湖事件”,顿时震惊了整个世界。这就是史称的九一八事变。

    ---------------

    引言(1)

    ---------------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友好jiāo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一直为世人所熟知、称道。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文化就已开始传入日本。

    中国,曾经给予日本文明以无私的馈赠,日中文化水rǔjiāo融,秦朝的徐福东渡、唐代的“遣唐使”……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不断播撒到日本的土地上。

    “支那”本系“秦”之朝名或“瓷器”等物名的译音,古时曾用以指称中国。至19世纪末,日本人用此称呼中国,甲午战争失败后,“支那”一词在日本,就有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蔑意,并由中xìng词变成了贬义词。

    从本文开篇所摘录的格言中,即可见一斑,不难感到寓意与蕴含的一脉相承。至今日文中仍随处可见汉字的影子,而日本的许多古建筑仿佛是中国唐宋建筑的“翻版”,鉴真、晁衡等中日jiāo流使者的英名永远镌刻在两国的史册上。

    很遗憾的是,尽管历史是一张白纸,可以描画最美丽的图画,任你想成什么颜色,身后就染上什么颜色。但是,人类不断续编的历史,决不会随意抹掉痕迹。

    从某种意义上说,柳条湖承载了中国的屈辱和苦涩,抗争和呐喊。一个国家的耻辱和御侮,一个民族的痛楚和起来,凝结在这一个原本不起眼的地点上。

    半个多世纪以后,柳条湖那里的一块草坪,被修葺成酷似中国东北地区版图的模样。草坪上屹立起的一座形状如同打开的残损台历式的高大建筑,人们称之为“残历碑”。

    残历碑的“左页”上刻写着:夜十时许,日军自bào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虽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右页”上面则是九一八事变当天的日历。如同历史再现,一目了然。

    这是不忘历史的中国人民的一个创意,不能不说体现了设计者的智慧和独具匠心。

    整个碑面,那斑斑弹痕jiāo错构成的骷髅图案,似在述说着滴血的一页历史。

    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