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3 章(第1/4页)  日本侵华内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养活八千万人口所必需的海外贸易,除日军占领区以外,不论东西洋各地,都完全失去了市场。美国在经济上,掌握了日本生死存亡的大权。自此以后的日美谈判的中心便离开了主题,开始讨论恢复日美经济贸易,归结到日本从美国输入石油、日本需要让步到何种程度等问题。

    这时日本军部仍盲信德国的全胜,还在做他们的美梦,计划德国胜利后,日本因为参战应分得何种重大的果实。

    谈判继续进行 近卫首相对军部的判断也感觉怀疑,但奇怪的是对世界形势仍很乐观,以他周围的智囊团为中心继续进行谈判。共产党员尾崎秀实也是他的智囊团成员之一。

    谈判在近卫的直接领导下,通过丰田外相,由在华盛顿的野村大使进行。然而问题复杂多端,非常混乱。赫尔国务卿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野村大使不但未充分了解美国的主张,连日本的提案也未弄清楚。”日本内部,对谈判的方针没有达到一致。日军占领越南后,谈判曾一时陷于停顿,而美国仍认为继续谈判是上策。罗斯福于七月二十四日特别召见日本大使,提出一个方案,将越南(以后又包括泰国)划为中立地区,作为日军由越南撤兵的条件。日本于八月六日由野村提出的新提案中,竟提议恢复贸易,而对罗斯福的提案,从中国及越南撤兵等问题并未答复。顾左右而言它更伤害了美国的感情。谈判仍然毫无进展,近卫焦急苦虑,于一九四一年八月八日提议与罗斯福直接谈判,解决两国的悬案。

    日美当初谈判时,由民间代表所拟的提案中,就预定了近卫和罗斯福总统会谈。

    近卫、罗斯福会谈问题 美国原则上并不反对此提议,而日本对这次会谈抱有更大的期待,近卫已内定了外jiāo、陆海军首脑为随员,只待出发。海军方面对此无异议,陆军则提出了一个条件后才答应参加会议,其条件是:在八月四日举行海上会谈时,日本方案所包含的基本政策不容变更,如果罗斯福总统不明日本的真意,继续推行其美国政策,日本必须立刻表示开战的决心,停止会谈。

    日美谈判自五月开始以来,实际上没有丝毫进展。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三国同盟问题,即改变日本国策的问题,如从中国撤兵、南方撤兵、恢复通商等问题。四月十六日根据民间人士提案开始谈判以来,日美双方的主张距离甚远,感情上恶劣的痕迹也日渐加深。国内日本军部的意见不但毫无缓和,而且在七月二日御前会议召开后更为跋扈强硬,已不可挽救。近卫在这样的环境下去美会谈,即使日本承认谈判的成果,日本也仍背着国内巨大困难的包袱。近卫想,如果与罗斯福总统会谈,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而能达成协议的话,就得以天皇的命令强迫陆军就范。他把这种想法也透露给笔者,笔者表示赞成,并鼓励他这样做。军部的态度虽然毫无道理地表示出强硬,可是一般朝野人士大都希望日美谈判成功,这是一种力量。

    美国对此海上会谈表示欢迎,罗斯福总统指定阿拉斯加的朱诺市为会谈地点,但是国务院检讨过去谈判的结果,认为在两巨头举行会谈以前,有必要对一般的重要问题先达成协议。特别鉴于近卫的经历及xìng格,在一般问题尚未解决前而举行会谈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反而会使日美两国的关系更趋紧张,结果失去商讨的余地。所以,日本虽然一再催促(八月二十八日近卫又通过野村大使送给罗斯福一封亲笔信,说明此次会谈并非讨论细节问题,强调两国首脑直接谈判的目的是就重要的问题达成原则上的解决办法,请决定会谈的日期),但美国九月三日的答复是:继续进行政府间的谈判,应将主要的各问题先达成协议。

    日本于九月六日又提出一个新方案,说明近卫承认赫尔的四原则,希望美国速予答复,但是美国认为这个新提案与日本过去的主张并未缓和一步。谈判仍无进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