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1/4页)  日本侵华内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中国的特殊地区和中国本土分离,并打算将满洲问题与满洲实权人物张作霖之间解决之。因此,田中大将对张作霖把野心扩展到中央在北京出头一事,并不赞同。希望张作霖由于日本的援助,只固守住东三省得到事实上的独立。这样张即可与中央分离,同日本建立特殊关系,按照日本的意见解决满洲问题了。况且张作霖自己已经在一九二三年(五月十四日)宣布东三省独立。至于中国本土,田中大将仍希望援助guó mín dǎng使其成功,其条件是guó mín dǎng默认日本与满洲的关系。

    因此,田中大将同北伐中的蒋介石也有所联络,在蒋介石占领南京后流亡日本时,对于北进之事给予谅解。而与此同时,对于进入北京的张作霖势力,特派前任陆相山梨半造大将去劝告,让张作霖立即从北京撤退专心在满洲维持治安。当时张作霖已在北京就大元帅之职(一九二七年六月十八日),以中国元首自居。张作霖听到山梨大将的劝告后,突然严肃地说;“自己来到北京是与共产势力做斗争,我的战争也是日本的战争。但是,日本援助受到赤化的蒋介石,又劝我返回满洲,真意何在?”山梨大将对张的反问没有回答,他愤慨张作霖的傲慢态度,返回东京做了汇报。这件事使军部对张作霖在感情上发生了很大的裂痕。

    另一方面,芳泽公使负着和山梨大将同样的使命,执行田中首相的训令。这是一九二八年五月(十八日)极为强硬的训令,其内容是:如果张作霖不听田中大将的劝告,与国民军发生冲突,战败后撤回满洲时,也许日本军将在山海关阻止其撤退。

    出兵山东 田中大将尽管对蒋介石统一中国进行北伐已有谅解,但还是发生了日中两军的冲突事件。

    蒋介石的北伐军受到了赤化,在共产的意识形态指导下,燃起了恢复国权意识,到处发生恣意掠夺暴行,蹂躏了外国权益。日本在济南的侨民被虐杀,日本的权益也濒于危殆。田中内阁对此采取了与前内阁币原外jiāo不同的现地保护政策,当即两次派兵经由青岛前往济南,终于同国民军发生冲突。结果,日本军占领了济南(一九二八年五月)。这就是所谓济南事件。幸而这个事件没有扩大,蒋介石军在日本谅解下绕道北进。在华北的满洲军撤退,张作霖因田中首相强硬的劝告而撤回奉天。日本军出兵济南更煽动了排日风潮,关税会议以来币原外jiāo所尽的日中亲善的努力也成了泡影了。排日风潮立即弥漫全中国,而日本却未能想出有效的对策。当时的排外运动是一种最有效的对外武器,蒋介石也充分地加以利用。中国的抵制日货,立即压迫着日本的经济界,以致经济界首先强烈地谴责田中内阁的对华政策。至此田中首相也多次考虑迅速解决济南事件,使日中关系恢复正常。于是,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底派芳泽公使到上海,与外jiāo部长王正廷开始解决济南事件,经芳泽公使的努力,于昭和四年(一九二九年)获得解决。随之,南京、汉口两事件,也由芳泽公使加以解决。日本承认南京的蒋政权即国民政府为中国合法政府,日中之间又重开邦jiāo。这是田中内阁的最后一段时间,笔者在北京关税会议之后,再度前往上海、南京,也是进行有关中国问题的济南事件的jiāo涉。

    张作霖被zhà 张作霖当时在北京控制中央,骄傲自大,连苏联的中东铁路与在东三省的权益也准备着手收回,怎么也不会甘心受日本军部的指使,更不会把关东军放在眼里。日本军部因山梨大将的报告而对张作霖发生了极度的恶感。关东军甚至已经断定,不除掉张作霖就不可能解决满洲问题。

    一九二八年五月,田中首相通过芳泽公使提出了强硬的劝告。之后张作霖于六月三日退出北京撤回满洲,他所乘专列在未到奉天站之前,由于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佐的yīn谋,同多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