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1 章(第1/4页)  二战风云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表,被授予少尉军衔。1900年升为中尉,翌年进陆军大学学习。1904年,他作为步兵第6联队中队长参加日俄战争,在战斗中腿部负伤。同年晋升大尉。战后复学,1906年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天皇赐予的军刀,同时因他在日俄战争中表现突出而获2枚勋章。  陆军大学毕业后,松井长期任参谋本部部员,参与策划对外侵略yīn谋。其间曾被派往法国、中国使馆担任武官,常驻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成为日本陆军中有名的“中国通”。1918年晋升大佐,次年任第29步兵联队的联队长。1922年当日本出兵西伯利亚干涉俄国革命之际,松井任海参崴派遣军参谋,后转任哈尔滨特务机关长。他四处收买汉jiān,布置间谍网,勾结清朝遣老,挑起中国内部不和,并因此受到上司嘉奖。1923年晋升为中将,任参谋本部第二部(情报部)部长。同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臭名昭著的东方会议,制定侵略中国的方针政策。松井石根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做了关于中国政治形势的报告,积极提出侵华建议。1929年,松井出任第11师团的师团长。他对曾任第11师团师团长的军国主义急先锋乃木希典大将十分崇拜,积极训练以对外侵略为目的的部队。1931年,松井作为日本全权委员、陆军代表出席日内瓦裁军会议。同年参与制造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3年任军事参议官,参与创立“中亚细亚协会”,后任会长。松井以征服整个亚洲为己任,经常在协会的机关刊物《大亚细亚主义》上发表文章,并到处进行演说,高唱所谓大亚细亚主义,鼓吹“复兴亚洲王道文化”,为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制造借口。松井还是以军人为中心的法西斯政治组织“国本社”的骨干分子,不遗余力地为策划侵略战争和强化日本法西斯体制而活动。1933年8月,松井出任侵华日军驻台湾军司令官,10月晋升为大将。1934年,因参与和策划侵略中国有功而获旭日大绶章。1935年松井任内阁参议,在陆军内部“皇道派”与“统制派”尖锐对立的情况下,被编入预备役。同年10月至11月,松井窜到朝鲜、蒙古、中国东北和华北等地,大肆鼓吹他的大亚细亚主义思想。1936年2月至3月,他到中国南方各地继续游说,并在南京会见了蒋介石、张群、何应钦等政府要人,极力拉拢guó mín dǎng,妄图 阻止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为实现其独霸中国的野心,公然挑起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日军侵占北平、天津之后,又于8月13日在上海挑起战火。8月14日,松井石根接到参谋本部令他到陆军省报到的命令,次日被任命为侵华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在离开东京赴战区之时,他就有了在占领上海之后立即进兵南京的打算。离开东京之前,松井要求给上海派遣军5个师团,因为他早就对上海和南京一带的地形做过调查,为进攻南京做了实际准备。8月22日晚,松井石根率第3师团、第11师团及第13师团、第16师团各一部在上海吴淞、川沙同时登陆,向吴淞、宝山、罗店、浏河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随着军事行动的不断扩大,日本又陆续增派第13师团、第9师团和第10师团,至9月底,上海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已达10万人,战车200余辆,还有数十艘军舰协同陆军作战。  由于中国军民奋勇抗战,松井对上海的进攻并不顺利。为打开战局,日军统帅部于10月30日任命松井为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后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改由朝香宫鸠彦王担任),统一指挥上海派遣军和尚未登陆的第10军。11月5日,主要由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组成的第10军在中国军队设防不严的杭州湾强行登陆,乘虚而入。在上海作战的中国军队腹背受击,担心后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