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2 章(第2/4页)  二战风云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现分歧,致使两者的个人感情开始出现裂痕,由此波及齐亚诺的政治地位。   1940年上半年,希特勒的战争冒险取得巨大成功。面对希特勒的胜利,墨索里尼再也忍耐不住了,终于在6月11日下定决心,排除一切干扰向法国宣战。此时,齐亚诺明白一切背离参战的言行已成多余,遂一反常态而主张参战,并以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的战斗决心和对墨索里尼的忠心。他担任驻比萨的轰zhà机中队的指挥官,得意地成为“士兵大臣”,受到墨索里尼的高度称赞。6月下旬,齐亚诺指挥所部向法国出击,给法军以沉重打击。10月,当意大利的侵略魔爪伸向希腊时,齐亚诺又一马当先对希腊的中心城市进行猛烈的狂轰滥zhà,使大批无辜的和平居民惨遭杀害。  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发展,三方面的因素促使齐亚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一是作为外jiāo大臣,在辅以军事的频繁外jiāo活动中,齐亚诺深刻领教了德国盟友的傲慢自大和希特勒、里宾特洛甫等人的jiān诈,在热情“真诚”的款待下饱受的欺骗和屈辱。二是随着意大利的参战,其军事、政治、经济的混乱及上层集团的分歧日益加深。国王、贵族、大资产阶级及法西斯集团的上层分子也都开始反对墨索里尼的亲德政策,主张脱离德国,与英国、法国媾和。三是战争形势越来越对法西斯侵略集团不利。苏德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苏军开始战略反攻。北非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在阿拉曼战役后转到盟军手中。在这种形势下,齐亚诺反德情绪增长,对墨索里尼的离心倾向也日渐明显。  墨索里尼感觉到齐亚诺的变化,采取先下手为强的手法,于1943年2月解除齐亚诺的外jiāo大臣职务,改任驻罗马教廷大使。1943年7月初,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军迅速溃败。同时,盟军开始空袭罗马、那不勒斯等地,而对败局已定的形势,齐亚诺决心与墨索里尼决裂。他认为只有推翻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独裁统治,退出战争,才能挽救意大利。这时,意大利法西斯党内的一些元 弦捕阅索里尼日益不满。齐亚诺于是伙同包括国王在内的反墨索里?分子,策划推翻墨索里尼统治的政变,他们要求召开法西斯最高委员会会议,以实现政变目的。1943年7月24日,委员会召开会议。委员们对墨索里尼进行猛烈抨击后通过决议,要求恢复君主立宪制(墨索里尼于1938年下令取消议会),要求把军队指挥权全部jiāo还国王。齐亚诺对此投赞成票。7月25日,国王命令逮捕墨索里尼,并免除其全部职务。  希特勒得知意大利发生政变的消息后气急败坏,立即决定采取报复措施。希特勒首先想到的就是把推翻墨索里尼统治的主谋者齐亚诺抓起来,然后设法营救墨索里尼,在意大利重新恢复法西斯统治。当时意大利国王决定拒绝法西斯政权的显赫人物进入新内阁,并调查包括齐亚诺在内的前政府人员贪污案。德国人遂提出帮助齐亚诺经德国逃到西班牙,以摆脱困境。齐亚诺轻信了德国人。德国人一旦将齐亚诺骗到德国,便将他投入监狱。1943年9月墨索里尼被德国人营救出来后,建立了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政府。10月,齐亚诺被押回意大利,关进维罗纳监狱。1944年1月,墨索里尼在希特勒的坚决要求下,以叛国罪判处齐亚诺死刑。  齐亚诺任外jiāo大臣期间,作为墨索里尼的心腹,不仅负责外jiāo工作,也参与党务、内政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对这个时期的意大利内政外jiāo及与德国的合作非常熟悉。他把自己掌握的很多有价值的情况记入日记。其中最珍贵、最精彩的部分有战争狂人希特勒的狰狞面目,墨索里尼在希特勒胜利面前的嫉妒与尴尬,德意“轴心”之间的互相倾轧与狼狈为jiān,意大利法西斯党的内部矛盾及意大利实力空虚的事实情况等。齐亚诺写这些日记,本来并未打算原封不动地出版,而是为晚年写自传积累材料,因而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