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4 章(第1/4页)  二战风云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结束。此次战役致使蒙哥马利成为第8集团军官兵所注意的“焦点人物”,而缀有两个帽徽的黑色贝雷帽则成了蒙哥马利的特有标记。   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丘吉尔频繁催促蒙哥马利发起阿拉曼战役以配合盟军的“火炬”行动、振奋国民精神,但蒙哥马利坚持要等到英军准备就绪和上弦月期间才发动进攻。蒙哥马利原计划同时进攻敌军的两翼:利斯指挥的第30军在北面主攻,在此通过敌防线与布雷地带打开两条通道;拉姆斯登指挥的第10军则经过通道而在敌供应线两侧的重要地带布下阵地,以消灭预期前来袭击的敌装甲部队;霍罗克斯指挥的第13军在南面攻入敌军阵地,吸引敌装甲部队。到10月初,考虑到英军仍缺乏足够的训练,蒙哥马利决定采取“捷足”计划:第30军在北面的特勒埃萨岭和米泰里亚岭之间4英里宽的地段实施主攻(突破之后既可向南也可向北发展,这就排除了惯用的南翼迂回包抄战术),第10军伺机扩大战果,第13军则在南面实施助攻以分散敌军注意力但不予进逼。计划还一反常规,要求在分割敌非装甲部队和装甲部队之后首先歼敌非装甲部队,要求将意军和德军分离开来并伺机打击。作战计划得到中东战区总司令亚历山大的批准。

    第七部分蒙哥马利 元帅(3)

    蒙哥马利向丘吉尔阐述自己对作战形势的看法

    实施严密的惑敌伪装和有力的作战动员之后,10月23日夜晚,英军在月光下以猛烈的pào击为先导发起阿拉曼战役。英军参战实力为23万人、1440辆坦克和1500余架飞机,德意军参战实力为8万人、540辆坦克和350架飞机。次日早晨,北面的英军挫败敌顽强抵抗,在布雷区打开北面两条通道,但被敌猛烈pào火阻滞在通道内;南面的英军也未能通过布雷区。25日,英军终于以较大代价通过布雷区,重病未愈的隆美尔奉命重返北非指挥作战。鉴于步兵伤亡惨重,装甲先头部队(业已损失200辆坦克)面临敌强大的反坦克pào弧形阵地,蒙哥马利决定调整作战部署,把兵力集中于北部地区,力争在该区分割围歼大量德军,与此同时,打开一条通路,chā向主要海岸公路。26日,敌全部装甲力量都集中部署在北通道的正面,蒙哥马利则在调整部署之后将主攻方向确定在北面的海岸附近。从30日夜晚起,第9澳大利亚师向海岸公路突进,与德军激战三昼夜;第2新西兰师突向意军和德军的结合部,实现了将意军和德军分割开来的目标。11月2日,继2个英国步兵旅扩展并巩固新西兰师的前沿阵地之后,第9装甲旅经由通道出击,以损失100余辆坦克的代价摧毁了敌最后一道反坦克pào屏障,抵达特勒阿夸基尔附近。第1装甲师和第7装甲师紧随其后抵达该地,与得到大pào和反坦克pào支援的德国第21装甲师激战。英军pào兵和盟军沙漠航空队亦给予有力支援。稍后,意大利的阿里埃特装甲师亦前来参战。结果英军又损失约200辆坦克,而非洲军仅剩35辆坦克可以参战。当天晚上,隆美尔决定后撤到富卡阵地。11月3日下午,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反对,率部迅速后撤。因为蒙哥马利的过分谨慎和英军的行动缓慢,英军未能及时乘胜追击。11月6日的大雨使英军的追击全部停止。在阿拉曼战役中,英国第8集团军伤亡13500人,损失500辆坦克;德意军伤亡2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450余辆坦克。丘吉尔后来宣称:“阿拉曼战役之前,我们是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是战无不胜。”蒙哥马利因此役而晋升为上将,获得巴思骑士勋章。  此后,蒙哥马利率部继续跟踪追击,从1942年11月至1943年1月,收复托布鲁克、姆苏斯、班加西、卜雷加港、阿盖拉和的黎波里。  根据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决定,英国第8集团军编入第18集团军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