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5 章(第1/4页)  中日长江大决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军精锐。

    1944年7月底,中、美空军第一次从成都基地出击“满洲国”的大连、鞍山、奉天等重要城市;8月初,又接连以B29飞机轰zhà鞍山、大连、本溪和朝鲜半岛。中、美空军已经有能力大规模反击到关东军腹地。

    1944年底,日军大本营的战略意图是:派遣军以主力置于东南沿海,阻击美、英军登陆。

    冈村宁茨不以为然,认为派遣军既然有如此强大的兵力,就应该继续西攻,等打败了蒋介石,再回过头来对付美、英登陆。具体设想是:发动芷江进攻,夺取芷江要地,再突进重庆;发动者河口进攻,进而攻取西安,再由西安北攻四川盆地。

    经过坚决力争,大本营让步,同意了冈村宁茨的西攻方案,并将日本国内东部、中部、西部各军,及关东军的部分通信部队(计有线电六个中队、无线电十个中队)调入派遣军,又将第8飞行师团的两个独立飞行中队,调入第5航空军。

    1945年初春,大本营再次为派遣军增调各种兵力,计有:从日本国内调往的汽车部队和兵站等若干;新建的三个师团、十二个独立混成旅团,若干个独立警备队,以及从关东军调往的部队。

    1月29日。

    冈村宁茨在南京召开各方面军和各军司令官会议,正式下达老河口和芷江进攻作战的命令。

    令华北方面军实施老河口作战,第6方面军之第34军配合进攻。令第6方面军实施芷江作战。令第5航空军一部协同以上两军作战。

    最后,冈村宁茨在会上狂妄叫嚣,“本总司令官决心在三军将士奋起之下,在北方确保大东亚圈内的宝库;在东方海岸要域布成铁桶般的阵地,当敌登陆时予以歼灭;在西方排除万难挺进深入重庆要域,以摧毁敌之根据地!”

    4

    3月18日。

    豫西大地风云突变,战机勃起。

    日军豫西地区部队从洛阳向西猛攻,大有要打开潼关,进攻西安之势。

    南阳北面,也有三路大军气势汹汹杀来。

    第一路:第110师团,从临汝、登封地区向南进攻。

    第二路:以山路中将的坦克第3师团在前,吉武支队在后,从鲁山向南猛进。

    第三路:第115师团在前,骑兵第4旅团在后,从舞阳向南扑来。

    日军的进攻,如同去年5月的豫中会战一样,利用坦克群和骑兵部队,在豫中平原上快速推进。

    南阳西郊刘相公庄。

    第五战区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汝明在此召开师长以上军事会议,布置迎敌。该集团军根据蒋介石的电令,决定以第55军、第68军会同友军新编第8军,在南阳以北云城、唐河、南召地区阻击日军,然后,相机向南阳西南方转进。

    刘汝明命令第68军第143师坚守南阳城,他对该师师长黄樵松说:“你师必须死守南阳城,以保障第五战区长官部老河口的安全!”

    黄师长知道南阳东、北、南三个方向无险可守,孤军守城,已无生还希望,便横下一条心,表示誓与南阳共存亡。

    会后,黄师长与好友们一一握别,悲壮他说,“来生再见!”

    黄樵松回到南阳城,首先派师部政工人员会同南阳县政府人员,将城内居民全部转移到城外安全地方。又令工兵部队在城关四周大量埋设地雷。

    做完这些准备,他又把师部副官处长张世发叫来,叫他马上派人赶做一口棺材,并按照黄师长的要求搁置在师部大门口。黄师长挥笔写上:“黄樵松之灵柩。”

    官兵见了棺材上那几个大字,莫不抱定血战到底决心。

    3月25日。

    日军三路大军兵临南阳城下,在坦克导引下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