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8 章(第1/4页)  中日长江大决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路:以坦克师团、骑兵旅团为前导,快速推进,以第37师团和第27师团大部兵力随后跟进。该路日军从许昌出发,沿着许昌、襄城、郊县、临汝、洛阳公路齐头并进。前面数百辆坦克和上万匹战马的大军并肩驰骋于千里大平原上;后面,数万步兵成数路纵队浩浩dàngdàng向西掩杀而来,其来势之猛,推进速度之快,人力之强大,均为抗战以来所罕见。远远望去,人喊马嘶,战车隆隆,豫中平原上平空腾起一片黄色的“浪潮”。

    这路大军在向西行进中,顺便横扫了襄城、颖桥、灵井、郊县等地的守军据点。仅用两天时间,其坦克、骑兵大队,就推进到了临汝镇,切断了第13军的退路,完成了南面和西南面的包围。

    第二路:第62师团主力和部分坦克部队,向许昌西北方的禹县出击。禹县地区驻有第29军,此部亦是汤军主力之一。

    第三路:第110师团主力,从郑州西南出击;第37师团一个联队,从新郑向西出击。两部首先夹击密县附近第4集团军之110师,占领密县后,完成了登封东北面的包围圈。

    正在登封地区集结整休,准备反攻的第13军,突然遭到十多万日军包围,处于异常危急之中。

    汤恩伯电令石觉军长:速将部队转进嵩山之中,力求避免被敌围歼,相机跳出敌军之包围圈。

    第29军也在禹县地区遭到优势日军围攻,受到一定创击,赶紧向嵩山退避。

    第13、第29两军,在嵩山中与敌周旋,力避日军锋芒,于5月10日前后,从西南方向突破日军封锁线,与第85军一部,安全转移到嵩县以南。

    日军围歼第13军的计划顿成泡影。但是,汤恩伯的以第13军为主力,反攻侧击日军的计划也同时告吹了。

    洛阳溃败。

    当汤恩伯兵团在中牟、许昌地区与敌血战和周旋,几乎吸引了全部敌军主力的二十天时间里,蒋鼎文兵团十一个军,却一直蹲在黄河南岸边,向北静待,坐等日军进攻。

    5月初,从许昌出发向西迂回的日军第12军主力之先头坦克群和骑兵部队,一路杀来先占领了临汝,然后继续向西北快速推进,于5月上旬攻下了洛阳南郊的龙门。5月13日,坦克部队开始从南面攻城。

    进抵洛阳南面的坦克师团另一部和骑兵旅团一部,马不停蹄地从龙门继续西进,到达洛阳西南方战略要地洛宁。

    5月10日左右,当中国军队第13军等部突围后,第37师团主力和独立第7旅团从临汝地区向西穷追突围的中国军队。该敌进至嵩县地区,与洛宁的坦克、骑兵部队相呼应,构成一道防线,遮断了洛阳西南侧后。

    5月9日,郑州附近的日军第63师团向西进攻。10日,冲溃第4集团军汜水、嵩山防线,沿黄河南岸西进。11日到达洛阳东郊,以一部兵力从洛阳北面穿chā,13日到达洛阳西边重镇新安附近。

    5月9日,日军第1军独立第5、第59两个旅团,在渑池北面白浪渡突破新8军河防阵地,从东面向洛阳杀来。同时,日军第1军另一部兵力,从陕县突破黄河防线,也从东面杀来。

    “血ròu长城”从东至西,全线崩溃了。

    蒋鼎文司令长官因恐被日军包围,于5月6日就将长官部撤到新安,又于10日半夜惊慌失措地带着幕僚和参谋人员,从新安向西南撤退,通过洛宁进入了绵亘于豫西的伏牛山中。

    聚集在洛阳附近的河防各军,群龙无首,一团混乱,各自急着如何将自己的队伍带出这块死地。

    5月17日,李家珏带着第36集团军总部和47军来到渑池以南一个叫翟涯的小镇。新组建的第64集团军总司令刘戡也带着总部来到这里。接着,高树勋的第39集团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