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2/4页)  蒋介石与冯玉祥:从合作到决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连长的人,将来至少要当团长。"表明蒋介石已决心要消灭其他派别。

    7月28日,阎锡山、李宗仁、李济深、戴季陶等一同乘车由平汉路南下,阎锡山中途转往山西,其余人员由平汉路转陇海路到开封。冯玉祥亲到车站迎接,陪同李宗仁等游览了开封的名胜古迹之后,便一同转津浦路南下,8月1日到达南京。

    guó mín dǎng要员和各集团军首脑云集南京,准备出席guó mín dǎng二届五中全会和解决军队编遣问题,各派系间的争吵也就由北平转到了南京。

    蒋介石面对各派纷争的局面,为了把大权集中到自己手里,需要一个对付其他各派的良策。善于出谋划策的杨永泰,满足了他的这一需求。杨永泰本是原政学系的政客,此时已投靠了蒋介石,受到赏识与信任,当上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的参议。杨永泰这次又向蒋介石献了一策,基本内容是:取消各地政治分会,以集权于中央;实行"调虎离山"和"离窝毁巢"之计,即请各集团军首领到中央任高官,以夺其兵权,遣散其他各派军队,由中央统一整编全国军队;地方高级官员由中央统一任命。

    蒋介石以为可行,便带着这一计策出席了guó mín dǎng二届五中全会,并在军队编遣问题上施展权谋。

    8月8日至15日,guó mín dǎng举行了二届五中全会,声称全国已经"统一",应由"军政时期"进入"训政时期"。

    会上,蒋介石提出取消各地政治分会,guó mín dǎng元老李石曾、张静江等认为与孙中山地方自治理论不符,主张暂时保留。冯玉祥、李济深则以取消政治分会将有背于四中全会决议和中央分区"剿共"定为由,同蒋对抗,使蒋难以回驳。此时,阎锡山请长假正在山西"养疴",忽于8月5日宣誓就任太原政治分会主席。阎的这一职务早已任命,偏在此时就职,显然是有意向蒋示威。在其他各派反对之下,蒋介石取消政治分会的企图难以实现,只得同意继续保留,待召开guó mín dǎng三大时决定存撤。

    会议通过了蒋介石、何应钦联名提出的《军事整理案》,蒋介石的裁兵计划列入了guó mín dǎng中央决议,是蒋介石在这次会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三部分 7.吵,从北平吵到南京(2)

    会议通过了实行五院制的决议案,10月8日,guó mín dǎng中央议决,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十六人为国民政府委员;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谭延为行政院院长,胡汉民为立法院院长,王宠惠为司法院院长,戴季陶为考试院院长,蔡元培为监察院院长,冯玉祥为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阎锡山为内政部长,李宗仁为军事参议院院长。

    空喊"团结统一"的二届五中全会,实际上加深了各派之间的裂痕。会后,冯玉祥返回河南,忙于巡视驻区和宣扬所部战功,9月17日,命令辖区各地隆重举行五原誓师两周年纪念大会,开封和西安还举行了阅兵式和提灯会,冯亲自制定了纪念誓词,发表了纪念宣言。冯玉祥的这些举动,是对蒋介石的一种武装示威,也是为在编遣会议上提出自己的方案作舆论准备。

    蒋介石取消政治分会的企图未能实现,"削藩"的计谋受挫之后,又施"调虎离山"之计,力促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到南京供职,使他们脱离所辖地区和所部军队,进而夺掉他们的军权。为此,他首先在冯玉祥身上下工夫,让冯充当一只带头羊,于是他以盟弟的身份,投冯之所好,进行说服。

    蒋介石深知冯玉祥强烈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便对冯说:"北伐完成,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一次真正统一。为了一新国际耳目,只有各集团军总司令齐集首都,共同建一个新的中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