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 章(第1/4页)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惟其中全在广东,此间无凭办理,贵统帅应即返棹南还,听候钦派大臣前往广东,秉公查办,定能代申冤抑。”(《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一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87页)

    8月27日,英舰按照原先的约定,回到了白河口,可是琦善这边没人迎候,于是它们就作了强行驶入白河口直达内河的准备。就在此时,琦善派人送来了一封信,说了一大堆车轱辘话,中心意思是,钦差大臣上英舰“自来无此体制”,自己没法上英方之舰,希望英夷上岸相谈。英国呢,懿律先是答应亲自上岸,后来又怕中方的琦善没有拥有全权,自己亲自跟他谈,不对等,有损大英帝国的尊严,最后托病不出,让副全权公使义律dài bàn。

    鸡与鸭第一次正式会见,互相不理解的东西太多了。

    8月29日,会谈前一天,琦善派沙船向英国侵略者的舰队送粮食,计包括二十头阉牛、二百只羊及许多鸭和鸡,一两千个鸡蛋。端的是,敌人来了,迎接他们的是鸡啊牛啊。8月30日,双方见面了。马士说:“义律大佐受到荣誉的接待”,但是讨论“很久而且激烈”,所谓的很久,是六个钟头。鸡与鸭第一次正式会见,互相不理解的东西太多了。天朝制度里,只有钦命钦差,还没有全权公使,琦善手中也没有英国政府发出的那般训令及在训令精神内自由处置的弹xìng权力,一切都得请示北京(其实北京也没个谱,道光跟吃了yáo tóu wán似的,一会儿主剿,一会儿主抚的)。于是英舰只好再次去海面上游dàng。按琦善给皇上的回复,英夷嫌天津过热,他们要去“觅地避暑”呢。(《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一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81页)我晕,侵略军过得好舒服,战争间隙还要在敌对方的国土上寻找避暑胜地凉快呢。负责接待的白含章对他们说,海洋上寒热相同,哪里有凉快地方呢?

    英人不听他的,他们甚至跑到了山海关,跟当地官员说:“因闻山海关地方,向多古迹,是以前往观看。”我晕,说是凉快,又变成旅游了。说旅游,也不全是,他们边旅游边凉快边工作,考察天朝战备情况。英军跟山海关的官员说:“该处只有弓箭,并未见有pào位。”该官员还算聪明,答曰:“此系密防,岂能令尔望见。”(《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一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460页)这官员的回复会让我们想起电影《疯狂的石头》里的一个细节,宝石展览处院外的高墙上,扯着电线,竖一牌子曰:小心,此处高压。其实低压都没有,根本是个假冒伪劣。天朝的山海关,搞的也是这种防备。琦善事后向道光汇报说:“山海关一带,本所存pào,现饬委员等,在于报部废弃pào位内,检得数尊,尚系前明之物,业已蒸洗备用。”(《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一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60361页)

    9月12日英舰再次回到白河。这个时候,琦善明确告诉他们:和议最好在广州举行。

    哄英军回到广州,这是皇上和琦善的意思。因为琦善和道光再傻也知道,不能让英夷在天朝心脏附近蹦,天朝心脏受不了。

    英军们虽然不知道中国皇帝什么意思,但是,坐到谈判桌上,不用战争就达到目的,本是他们的本意,只要谈判,管它地点在何方呢。还有,考虑到季节的因素,英方认为“季节已经太晚,湾中不能进行充分而适当效果的攻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所以,他们同意回广州谈判,撤了。英军绝对想不到,他们这么一撤,又给道光打了一剂强心针(第一剂当是林则徐的胜利战报了),道光认为哄英军南下,是自己外jiāo上的一大胜仗,他在伊里布的奏折上得意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