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 二(第2/3页)  大明望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沈是学生,沈琰是夫子,沈琰在家的时间多些,沈就要早出晚归。

    等到夕阳西下,沈一身汗津津地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叫人拿浴桶。

    夏日里汗流的多,身上儒服湿了又于的,沈爱洁,实受不了这个。等他梳洗完毕,才换了家常衣裳,去给白氏请安。

    进了北屋,沈就察觉出不同来。

    现下外头都是热腾腾的,屋子里却是一丝丝沁凉。再看门窗,都是关着的,屋子角落里有个小杌子,上面摆着一尺半径长的铜盘,铜盘里叠着几方冰块。铜盘一侧,有个接水的小桶。化掉的冰水滴滴答答从铜盘一侧豁口,流到下边的小桶里。

    沈见状,不由欢喜道:“哇家里买冰了”

    说话之间,他忙奔了过去,直接将手掌撂在冰上。凉意上来,激得他一哆嗦。

    为了买冰之事,白氏生了半日闷气,不过见幼子欢喜,满心不快就烟消云散。

    她笑吟吟道:“不过几块冰,瞧将二哥欢喜的?还有许多呢,只是先前你不在,白化了可惜,如今用棉被盖着……一会儿等你回去,就叫人给你送去…

    “谢谢娘”沈欢欢喜喜地应了。

    想着东厢一直没有动静,沈道:“大哥呢?不在家么?”

    白氏怏怏道:“周相公请吃酒,出去应酬去了。”

    沈“哈哈”一声道:“周相公倒是个实诚人,不仅想要让儿子拜在大哥门下,就是他自己也想要随大哥读书呢。还是大哥说受不得,才与他做了个忘年交……”

    周相公是这条街的街坊,是京城老户,也是书香门第,祖父曾放过一任外官,不过到了他这一辈,只有一个兄长出仕,他自己考了半辈子,也不过是个秀才。如今几个年长的儿子都不是读书的材料,只有小儿子,也是南城书院的学生,二月里过了县试,被周相公寄予厚望。

    白氏不以为然道:“不过一老秀才,今日吃了酒,改日还需回请……要是真看重你大哥,节礼厚重些,不是比什么都体面?”

    沈摇头道:“那怎么能行?读书人之间的交情,岂能用银钱来衡量?如此有来有往,才是长久之道。”

    白氏想着长子肯花钱出门应酬,却舍得给家里买冰,胸口又是一阵憋闷。

    她心中腹诽不已,却没有在沈面前念叨,实不愿他们兄弟就此生了嫌隙

    沈陪了白氏用了晚饭,就回西厢读书去了。

    屋子里有了冰盆,温度慢慢地降了下来。

    沈坐在书桌后,手中拿着《四书集注》,却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他满心焦躁,又带了几分惶恐。

    要是尚书府打发人传话叫他们兄弟回乡怎么办?

    他之前读书的时候,时常觉得累

    ,恨不得抽空就歇一歇。可到了现下,想到或许不能继续读书,他就无比痛心。

    兄长的做法,也是无奈之举,可尚书府怎么还没回信?

    沈记得清楚,他将这边的地址抄写的整整齐齐,交给了沈瑞,让沈瑞有回信就打发人过来,这过去好几日,却石沉大海。

    外头幽暗起来,婢子进来点了灯。

    他们家的日子虽在南京时就好转,可沈琰晓得以后用银子的地方多,日子就算计着过,家中下人也只买了四口人,内宅两个,一上灶的仆妇、一小婢;前院两个,一个管家、一个小厮。除了那小婢是孤身一人之外,其他三人就是一家人,晚上就在前院厢房住,后院只留那小婢,多在白氏身边服侍。

    沈依旧坐在书桌前,摩挲着眼前的笔墨纸砚,满心都是舍不得。

    不是他想不开,而是早在三年前徐氏的回话就让他见识了尚书府对他们这一脉的厌憎。

    沈的头慢慢耷拉下来,要说心中无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