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 四(第2/3页)  大明望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个便不约而同地与沈瑞聊起读书与养生的关系来。

    沈瑞这一根筋绷了两个月,真是身心俱疲,晓得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道,便痛快地听了徐氏与大老爷的劝,调整自己的读书时间。

    见沈瑞没回春山书院,何泰之不于了。

    他去年过了府试,止步院试,今年还在犹豫是否参加院试。

    自打府试放榜,他就等着沈瑞来书院。按照沈瑞现下成绩,再回书院就是丙班,正好是何泰之同窗。

    不想等了几日都不见沈瑞动静,等到五月初一假期,何泰之就冲到沈家来

    何泰之先去见了徐氏,随后与沈瑞到前院书房说话。

    何泰之直接问道:“瑞表哥怎么还不去书院?叫人等的着急?”

    “我怕麻烦,上回请假就直接请到六月底……”沈瑞道。

    何泰之道:“在家里未必有在书院里好……去年我就同瑞表哥似的,也是连着请了几个月假,想着一口气过了院试再回书院,结果闭门造车,文章越做越死,整理日百~万\小!说脑子也成了浆糊一团。院试到底不比府、县试,几千考生入场,考题也由学政大人出题,并不让乡试什么。瑞表哥这里虽无落第之忧,可名次也至关重要呢……”说到最后,口气中带了沉重。

    春山书院虽是名扬京城,里面的学生也争气,可院试毕竟是科举之路上第一个关卡,也不是人人能过的。

    在春山书院中,十几岁过县试、府试,混个童生功名很容易;可卡到院试这里,连年落第的也不乏其人。

    因此丙班的同学,年岁差距最大,小的有如何泰之这样十一、二岁的,年长的有沈全那样十八、九的,资质差些的弱冠之年没过院试的也不乏其人。

    像沈瑞这样运气好的,得了“案首”,提起来让大家真是羡慕嫉妒恨。

    京城之地,百姓教化的好,参加院试的儒生也多,院试竞争也就更加激烈,并不亚于乡试。

    看出何泰之神色有异,沈瑞想起当年被连番落第打击的信心皆无的沈全,道:“表弟今年要参加院试?姨父那里怎么说?”

    何泰之蹙眉道:“父亲让我自己拿主意,我还是想要试试……读了这些年书,要是连下场的勇气都没有,岂不是连自己哪里不足都不晓得?”

    沈瑞挑眉道:“你入丙班都将近一年,四书五经早深学了一遍,竟还担心自己不足来?那像我这样只在戊班呆过,老师连四书都只是粗讲过,岂不是更没脸下场?你我这样年纪,早一年晚一年怕什么?难道真觉得自己脑子是榆木疙瘩,笨的要死了,才这般患得患失?”

    何泰之白了沈瑞一眼,埋怨道:“我早先也是不愁的,可谁让有瑞表哥比着,我都比成了傻蛋了……”

    沈瑞的底细,旁人不晓得,何家却是知晓的清楚。

    &n

    bsp;沈瑞接连得县试、府试“案首”,旁人听闻,并不觉得稀奇。毕竟沈家书香望族,子弟在科举成成绩斐然,小小的童子试显不出什么。

    可何家这里,晓得沈瑞九岁开蒙,至今读书不过四、五年。

    且自打二老爷、二太太出京,何家与沈家走动的也勤了些。

    徐氏与小徐氏姊妹数人,相继离世,如今就剩下姊妹三人,其中一个还在苏州老家,京城只有姊妹两个。

    小徐氏长媳已经进门,女儿也嫁出去了,正是轻松的时候,姊妹相见的次数就也多些。

    妇道人家凑到一处,谈的都是儿女经。

    徐氏这里,即便身边教养着玉姐,可最关心的还是沈瑞。为了沈瑞读书刻苦,徐氏同妹子叹了好几回。

    小徐氏这里既为姐姐欣慰,可对比着自己儿子,也难免有些泛酸。

    何泰之虽年幼,可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