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章 尘埃落定 二(第2/3页)  大明望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士林名声不用要了。

    三房老太爷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在那里运气。

    如今二房择嗣之事尘埃落定,压根没有三房什么事。

    择了宗房的沈珏,三房老太爷无话可说,沈珏是嫡幼子,宗房与二房祖上又是一母同胞,血脉最近;四房血脉近是近,可沈瑞可是四房眼下唯一的嫡子

    四房血脉不繁,旁支庶房皆无。

    挑嗣子怎么会从四房挑?、

    三房也是内房,大家一个祖宗,如今又子孙繁茂,为何不从三房择人?

    要是没有沈珠之前的事,三房老太爷早就要起来发表“异议”,眼下却是不敢节外生枝,只能在心里生闷气。

    八房老太爷却是笑眯眯地望向族谱,看着那“沈瑞”二字,想起几次与沈瑞相见的情景。

    谁能想到,当初丧母后险些病夭的孩童会有这样的造化?

    沈瑞母丧先后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

    世事都有因果,要是沈瑞没有母丧父不喜,二房即便与孙氏有旧,也不可能过继了孙氏独子过去。

    可见世事无常,今日是祸,明日未必不是福。

    八房老太爷抚摸着胡须,想到曾孙沈宝,没有被择为嗣子也未必就是坏事

    至于九房太爷,眼红嫉妒却又无可奈何。

    他虽也是族老之一,可三房老太爷不出头,他就不够看,说话也没分量。

    他同二房不熟,虽有些埋怨二房不会挑人,憨厚孝顺的沈琳不挑,挑了任性顽劣的沈瑞、沈珏去,可最怪的还是沈理。

    沈理是九房旁枝,沈琳是他的亲从堂弟,他没促成沈琳过继之事不说,还任由沈琳回松江。

    年前沈氏七子进京,如今旁人都留京,只有沈琳被送回来,这不是打九房的脸?

    沈全有胞兄在,沈珠有堂兄,沈琳不是也有从堂兄在京?

    可沈理对沈琳不闻不问不说,连沈琳回来,也没有说预备份孝敬送过来,哪里有半点做晚辈的样子?

    不管各房头作何想,沈瑞、沈珏在族人见证下,正式过继二房为嗣。

    接下来就是衙门那边改户帖,沈瑞、沈珏如今都没有应童子试,并没有学籍在,倒是少了一层麻烦。

    待到宗房大老爷出面,去华亭县衙里将沈瑞、沈珏两人的户籍名帖改了,沈家两子过继京城二房的消息,就传开来。

    贺二老爷听闻此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对妻子道:“此子有城府,不类寻常少年,我许是给贺家树立一个仇人”

    贺二太太道:“照我说,老爷也担心的过了……当年的事老爷虽做的不算厚道,可也是花了五万两银子,并不是平白占了孙氏产业。那样的价格,即便老爷不买,难道其他人就不买了?如今五姐成了四房太太,即便是继母,可在三父八母之母,沈瑞也是有服的……他要是为难贺家,将本生父母放在哪里?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即便成了高门嗣子,又能闹出多大动静?

    为了奉承嗣父母,与本生这边自然是越疏远越好;要是念念不忘孙氏,那叫嗣父母怎么看?

    贺二老爷摇头道:“你没见过沈瑞,所以不晓得……当年孙氏病故时,他才九岁,素以顽劣之名,可等到我见了,才晓得传言有误。半点孩气都没有,是个极有主意的人,拜在名师门下,读书又刻苦莫欺少年穷,我之所以张罗五姐这门亲事,就是为了消弭两家嫌隙,不想却又有过继之事……”

    贺二太太道:“就算他再出息,这科举之路不是一撮而就,总要一步步地考出来。即便中了进士又如何?不还是从微末小官熬起?等到他到了连大老爷都忌惮的时候,少说也得三、四十年……那时候谁还会记得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贺二老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