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3章 勤诲斋议事(第1/3页)  凤宁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一阵,确切点来说,从她听到李贤驾崩的那一刻起,宗正寺卿李正芳就开始悔不当初。

    她虽比李昱还大几岁,却因为身子骨还算康健,一个不留神便在宗正的位子上做到了李昱驾崩。那时她就萌生退意,可到底顾念着李昱一直都很宽待她,便没好意思在李贤她娘刚死那阵说自己不想干了。十几年下来,她也是明白宗室这一摊子事说大不大,但要真没个能理顺的人也挺糟心的。所以李正芳便想再等两年,等李贤坐稳了位置能腾出手做这些的时候她再悄悄上道折子就是了。

    虽然她私心里也觉得李贤膝下单薄恐非吉事,可她到底已经七十了,总觉得下一回帝位承继就算闹得再厉害,也影响不到她这个已经埋进土里的人。

    可李贤今年才四十出头而已,又不是七老八十,怎么就死了呢?

    李正芳苦着脸,看着勤诲斋里那几张或阴沉或野心勃勃的脸,只觉得自己好像吞了十几斤黄连一样。

    “诚郡王叫老臣来,不知何事?”

    有什么事,连傻子都知道。

    可李正芳现下能做的,也不过就是装傻充愣尽量拖延。虽然就算她能拖上几个时辰,这位也不会突然大发善心饶了她,但是能多拖得一刻也是好的。

    “皇姐驾崩,天下臣民痛失明主。”诚郡王李鹄虽然尽量把自己的表情往沉痛里靠了,却忘了掩饰她声音里的轻快,“只是今后该怎么做,还要请姨祖母领着我等商议个章程出来。”

    李正芳算辈分倒真是诚郡王的姨祖母。可她不像李凤宁打小就那么叫她,突然来这么一声只把李正芳叫出一声鸡皮疙瘩来。

    “承继皇位也不是我等能做主的。”李正芳还在垂死挣扎,妄图逃出生天,“此事合该请凤后裁夺。”

    李贤御驾亲征,兵部尚书李鲲跟着一道了凉州。李贤回京之后她还留在那里督战,驾崩的消息送过去再加上她赶回来,只怕还得有个十天她才能回到安阳。而□□那边传来消息说李凤宁“悲痛难支”,发丧到现在还没见她出过府。

    所以现下在屋里有资格说话的,只有楚王李麟,诚郡王李鹄,还有先帝唯一的女儿李安三个人而已。至于廉定、宋沃那几个,虽然人数着实不少,却一个个都咬紧牙关,做出一副自己不会仗义执言的模样,只看得李正芳愈发觉得自己孤立无援。

    “凤后与先帝妇夫情深,昨日还听说他昏厥过去。兹事虽然体大,到底也是凤后的伤心事。还是我等先议定了,再奉凤后裁夺也是一样。”

    李正芳一呆。

    这话居然说得很有道理。

    她看了点楚王和小殿下,见那两人也是一副十分意外的表情。

    “宗正以为如何?”诚郡王追问了一句。

    话说到这份上,李正芳也不能不应了。她嗫嚅一阵,视线移来挪去,最终还是在李鹄灼灼的目光下开了口,干巴巴地来了句,“如此,便议吧。”

    “皇位承继者,总是李氏族人皇家血脉。”李鹄眼睛一亮,继续说道,“先从最近的开始选,实在不堪了,再考虑旁支的人选。”

    这句话,也是正理。

    只是……

    李正芳偷眼看了下李安。

    先帝可只有一个女儿。这句“实在不堪”虽没指名道姓,跟直说也没两样了。

    李安果然神色一黯。

    李正芳心下不忍,便说了一句,“堪与不堪,总要有实证才好,也不是谁空口白话就作数的。”

    但是话说到这样,也到头了。

    实在是李安真的弱到没一点能拿出手的东西。

    虽然说做皇帝不是做状元,可至少文理得通吧?但眼前这位连读书都是断断续续的,都叫人不好意思去考校她。

    李鹄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