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3.五年后(第1/3页)  穿越小妞之灵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年时光,倏忽而逝。

    叶家在这五年里没有多余的动作,叶山就领着肖战兢兢业业的做着这几个生意。时间久了,也有了心得。

    叶家新房外面的大片空地上,此时正聚集着一群妇人。妇人们六个人一圈,围成了好几个圈。每个圈子中心都放置了一些绣线,绷架。

    现在,这群妇人都手里拿着针线,认真的看着一个方向。

    一个身着橘色绣白玉兰长裙的端庄女子正坐在一张圆凳上,手里拿着针线和绷架,嘴里讲述着刺绣的针法。

    这个绣娘就是叶涟几年前去县里锦绣阁时接待的那个,名叫李雯,绣楼里大多称呼她为雯娘。这几年李家村的刺绣课几乎是一个月一次课程,但是李雯却很少过来,每次过来上课必是精品。

    李雯擅长的是图样秀丽c色彩清雅的苏绣,所以每次课程的针法,都带了苏绣独有的特点。另外,李雯的双面绣在锦绣阁也是出了名的。

    “上次课咱们已经说过,苏绣的针法有直绣c盘针c套针几种。我们在刺绣过程中,只有选择合适的针法,进行巧妙灵活的运用,才能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我们绣品的质感。今天我们就详细讲讲什么是直绣。”雯娘红润润仿若樱桃般的素口微起,配着清透的嗓音,一点点儿的讲起苏绣的奥秘。不过都是些入门浅显的东西,听起来倒也不拗口。

    雯娘先是拿着绣楼里的成品进行讲解,让在座的妇人们有了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又拿起旁边的针线,自己一点点示范。素手轻扬,勾勒的一针一线都很细致,没一会儿就把其中浅显的技法说完了,然后又讲了具体的应用。

    妇人们都聚精会神的听着,没有人交头接耳,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饶是如此,众人听得也是一知半解,个别人还听得晕头转向,或皱着眉,或抓耳挠腮。

    “苏绣的一些技法较难,光听我讲还不够,一会儿你们就各自上手,我再对你们一一指导。这几年你们的基础绣法也越来越稳固,现在学习苏绣也会省些力气”雯娘说完放下手中的绣样儿,看着妇人们摆弄着手里的针线。

    “雯娘,来,喝口水。”林氏见雯娘讲完了课程,手里端了碗清水走过来。

    雯娘见到林氏,起身笑着走上前接过,也不嫌弃,端着碗轻抿。待到缓解了口中的干燥,才道:“叶家妹子,咱们这课上了五年,除了农忙时节,差不多一月一次。现在大家的绣技虽不是顶顶好,但是一些对技法要求不高的绣件却是可以驾驭的了。我打算接下来分配一些技法要求相对高的任务给大家,这样也能涨涨收入。”

    林氏站在一旁,听见以后不禁诧异道:“真的吗?大家现在的水平能操作?要是这样那可得谢谢您了!”说完就忙不迭的对着雯娘道谢。

    “呀!妹子,当不得,当不得!”雯娘见林氏低头道谢忙侧过身子摆手,又道:“这几年锦绣阁也是依仗着咱家的绣样儿才越来越好,要我说啊,还亏得当初你家大妮有主意,我们也是托了福!”

    锦绣阁这两年因为推出的绣样儿款式新颖,赢得了不少人的好评。县里但凡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已穿上锦绣阁的新衣为荣,相互攀比。

    有些绣楼见锦绣阁的生意红火,也起了仿制的念头。但奈何每次刚刚赶制出新品,锦绣阁就又推出了新样儿。所以每次都只能跟在锦绣阁的屁股后头,不过因为价格卖的较低,倒也赚了不少。

    是以,锦绣阁现在已经成了余安县数一数二的大绣楼。不过刘掌柜想把生意再做的踏实些,加上李家村这边的绣技也是处于成长阶段,所以一直没有在余安县外扩张生意。不过很多外县人知道锦绣阁的名号,偶尔还会过来购置些衣服被面。

    林氏听到雯娘的话,不由得喜笑颜开,嘴上还是谦虚着:“小涟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