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3 白银耀眼心慌慌(第1/4页)  袍哥传之亡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吃完饭后,六人出了江滨楼,顺着这条街向东走去,卫兵就跟在他们后边。

    走了一里地的样子,就到了绵州州库。

    这州库围着一丈五尺高的深灰色高墙,墙上还有垛口,粗看还以为是城墙的一部分,实际上它是独立的,这深灰色高墙围住了四五十亩地,方方正正的,有如一座城中之城。州库有四道大门,分别在东南西北四面正中,大门外都是大路,大路向外至少百余步,才是想望的街面。四周空旷,丈五高墙,在平时,百余库兵也能把这州库守个严严实实,一旦有警,增派人马加强防守,攻库之人如无炮火,短时间要想攻下这州库,实在是没有可能。

    看到州库这样的防护格局,郝云峰也就明白连c房c高守库不守城的原因了:三百余荷枪实弹的人马守这州库,实在是绰绰有余,而这点人马守这偌大的州城,就是高得功说的“连泡都冒不起一个”。

    郝云峰想,哪个要想抢劫这州库,强攻c偷袭都得不了手的,要想得手,大概就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内外勾结,里应外合一是偷挖地道,暗中潜入,否则,这州库真的叫固若金汤了。

    其实最初建库的人,主要考虑的是防火防盗。与居民区分开,居民区失火,绝不会殃及州库,同时也让盗贼失去了凭借,要跃上丈五的墙头,基本是不可能,又有库兵巡逻,没有了掩护,想靠近库墙也都没有可能。

    郝云峰则是用军人的眼光来审视这州库的。

    绵州修建这样的州库,不仅因为他是川北富庶之地,是川省仅次于川南的重要财源,更重要的是,它是锦城最重要的粮食供给地。这个州库时常屯积的粮食都在几十万石以上,眼下是最少的时候,也还有二十余万石。而且绵州每年征收赋税不少于五十万两,在解缴锦城省库前,也都屯积在这里,今年五月动荡起来后,这里屯积的银两就没能全部解往锦城,现在库里就还存放着二十多万两。

    他们直接走到了州库西门。守卫州库的军士上前拦下了他们,敬礼后,大声道:“报告团长,直属营一连奉命守卫州库,团长有何命令,请示下!”

    “去告诉你们连长,本团长和绵州连知事等巡查州库!”

    “是!”

    军士就回到大门口,大声向门内喊道:“郝团长c连知事巡查州库,请给他们开门!”

    很快大门打开了,连长跑了出来。跑到他们面前,行了军礼,大声说道:“请团长c知事进库巡查!”

    连正清就问道:“请问,正c副司库在里边吗?”

    “报告连知事,他们在!”

    于是他们进了州库大门,守库的军士立即将大门关上了。

    连正清问道:“郝团长,我们先看粮库呢,还是银库?”

    “先看银库吧!”

    这时正c副司库也来到了他们跟前。

    他们就直接去了银库。

    银库的大铁门上有四把大铁锁,副司库先开了最下面一把,正司库接着开了最上面一把,曾云飞就上去开下面的第二把,这把锁的钥匙往天在高得功手里,昨天曾云飞接防,高得功就把钥匙交给了曾云飞。最后,连正清上去开了上面的第二把。两个司库就从门上取下了一条铁门闩,然后打开了库门。

    连正清就对郝云峰说道:“郝团长,只能我们八人进库,其他人都不能进库!”

    “好!按规矩办!”郝云峰答道,同时对卫兵道,“你们就在门外守着!”

    “是!”

    2

    他们进了库房。库房里是一排排的铁架子,架子分成数层,每层上是一口挨着一口的铁皮箱。

    正司库报道:“本库房现存放银箱四百一十五箱,共计存放银两二十四万七千两!请各位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