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0 前锋绵州接城防(第1/4页)  袍哥传之亡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等了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城楼上一人向城外喊道:“请问城外的长官,你是第一团的郝团长?”

    “我是第一团参谋长曾云飞!你是?”

    “鄙人绵州知事连正清!不是郝团长带第一团来整肃吗?他人呢?”

    “云飞奉团长之命,率第一团直属营打前站,团长明天才到!请连知事出城相见吧!”

    “曾参谋长稍等,鄙人这就下城开城门!”

    不一会儿,城门开了,从城门洞里走出一群人来。

    走在最前面的三个人。

    中间一个,中等身量,微胖,眉目和善,年纪大约五十岁光景,头发稀疏,剪理得整齐。他身穿一件青色长棉袍,外罩一件土黄团花缎面褂,脚登一双青色高帮千层底棉鞋。这人,怎么看都像一个既体面又有德望的绅士。他,就是绵州知事连正清。

    连正清右边那人,也是中等身量,清清瘦瘦的,鼻梁高挺,双眼有神,显得很是精干,年纪四十左右。他穿一身灰色长棉袍,外罩一件深紫团花缎面褂,脚上也是一双连正清那样的棉鞋。这人,一看就是个做官人。他,就是绵阳县知事房家铭。

    连正清左边的是个军官,这是个大个子,比连c房二人高出一个头的样子,年纪三十多,一张国字脸,络腮胡子,都刮干净了,只上唇留下了两撇八字胡,不过,也许不留这八字胡,整张还要受看些。他穿一身巡防营佐官服,扎着武装带,挎一支盒子炮,脚上是一双马靴。他,是绵州巡防营营佐高得功。

    三人身后是几个巡警,还有一小队巡防军。

    连正清是科班出身,是光绪二十四年的两榜进士,是中国实行科举制一千三百年的倒数第三次科举考试考上的进士,之后又开考了两次,科举就被废除了,他们之后就不再有进士了。他是潼川三台县刘营铺人氏,本姓卢,名正清,是破落书香人家子弟,因上进,被县城连大户看中,连大户有万贯家财,百顷良田,却只有一女,就招卢正清做了上门女婿,按川省的习俗,上门女婿得跟女家姓,就叫连正清了。他上进,又有了妻家的家财支撑,不为吃穿发愁,也就越发努力,终于在那最后一科中了进士,但官运却不亨通,先是被分发到川东一小县做教谕,很不得志。后来渐渐明白了仕进的法门,家里又有钱,就舍得拿钱来打通关节,终于开始了做官的生涯,做了两知县后,又升到了绵州知州的位置上。

    而房家铭呢,他跟连正清是远房表亲,是三台县城人。他也是人,不过上远不及这个表兄连正清。他家也富有,虽不及连家,但在三台也是数得上的大户。他不行,中秀才后,一连考了几次乡试都没能中举,但为人机警圆滑,善于与人交往。连正清入赘连家后,他跟连正清往来得很频繁,这远房表兄弟竟跟亲兄弟差不多了。考不取功名,最后花钱捐了功名,又花钱打点,终于也谋到了官职。再加上表兄的提携,也做到了绵阳知县。

    这高得功嘛,就没他们那么复杂了。他是武举出身,分发到建宁道做把总,后来跟赵尔丰入康边平叛,又立了军功,就升了千总,实际职务则是巡防营的队官,两年前才到绵州巡防营做了营佐。

    看着这群人走过来,曾云飞就带着副营长路世祺,还有几个卫兵,迎了上去。

    路世祺是整编时,从陆军小学堂安排到第一团的,是陆军小学堂的一名教官。

    两边的人走到一起时,都停下了。连正清就问道:“在下连正清,请问哪位是曾参谋长?”

    曾云飞才二十一岁,路世祺有三十岁了。路世祺看起来老相得多,连正清以为他是参谋长。

    路世祺就指着曾云飞说道:“这位就是曾参谋长!在下路世祺,直属营副营长!”

    边c房c高三人心里都很诧异:这么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