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3 抑汉组阁用皇族(第1/3页)  袍哥传之亡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郝云峰和玉儿逛中坝场这一天,正好就是龙鸣剑c王天杰去成都北门访郝天民的那一天。龙鸣剑就是因为在谘议局听到了关于皇族内阁的事,才跟王天杰急急忙忙去北门访郝天民的,因为他觉得谘议局里人们的情绪似乎就是一种信号,这个信号暗示他:动手的时机就要到了!

    皇族内阁是怎么回事儿呢?这得说到四天前,也就是大清宣统三年农历辛亥年的四月初六。

    这天,京城。

    天亮后,东边的天空有一抹朝霞。但天说变就变,没过半个时辰,就起风了,天边不断地涌起乌云,云随风动,很快浓黑的乌云就布满了天空,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

    金碧辉煌的乾清宫大殿,早朝已经开始了。一场决定大清王朝命运的御前会议正在进行。

    这个由满洲爱新觉罗家族的太祖努尔哈赤c太宗皇太极在山海关外惨淡经营几十年,在山海关内外与大明朝反复厮杀几十年,趁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覆灭大明王朝之时,由睿亲王多尔衮率兵拥世祖福临入关,又经二十余年才荡平汉族反抗势力,才实现入主中原的大清王朝,这个经顺c康c雍c乾c嘉c道c咸c同c光九世的大清朝,这个从道光末年开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乱世的大清王朝,两年前在两天之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辞世。慈禧太后在辞世前一天指定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继大统,而溥仪当时只有三岁半,于是慈禧太后又指定醇亲王载沣做监国摄政王。第二天,慈禧太后抻腿走了,就把穷途末路的大清王朝这个烂摊子留给了三岁半的宣统,留给了毫无政治经验的隆裕太后,也留给了有大志却无实际行政能力的监国摄政王载沣。

    宣统元年,监国摄政王载沣为替兄长光绪报戊戌政变之仇,想把手握六镇北洋新军的军机大臣袁世凯置于死地,但袁世凯在朝廷早已树大根深,他根本没法除掉袁世凯,最后只好借袁世凯有足疾,将袁“开缺回籍养疴”。紧接着,他又效法德国,紧锣密鼓地采取一系列军事措施,加强清皇室对全事力量的控制,下令编练禁卫军,作为摄政王直接统帅的亲军;然后裁撤了近畿各省的新军督练公所,命近畿各省新军均归陆军部统辖;成立军谘府以执掌军事行政;成立海军部以建设海军;设立贵胄学堂,专收满人,培养高级军事人材。他的新政开始不久,另一重臣军机大臣张之洞又病逝了,于是他于宣统二年代皇帝任全国陆海军大元帅,宣布统一全政大权,集政务c军务大权于一身。又任用满人载泽c毓朗c善耆等掌握组建新军的事务;任命桂良c风山为江宁c广州将军,荫昌为陆军大臣。他又委派胞弟载洵c载涛分赴欧美各国考察陆海军。两人回国后,载洵担任海军部大臣,载涛担军谘府大臣,并代载沣统帅禁卫军。载沣任用依靠的这群人,无一不是满族亲贵,但也只是一帮无能而权欲极重的庸才。载沣的这一套亲贵揽权的做法,其目的不外乎是为了巩固清室江山,加强皇室地位,并排挤压制汉族官员。更恶劣的是这些亲贵把持政柄之余,各立门户,结党营私,使清末政局更为混乱。

    大清朝的局面日趋动荡,各省立宪派联合起来,组成宪政请愿团,接二连三地进京请愿,要求朝廷召开国会,速行宪政。各省督抚也纷纷上奏,请求朝廷设责任内阁,召开国会,施行宪政。而更让载沣头疼是,孙文的同盟会乱党在各省纷纷造乱,远的不说,就今年三月初十,乱党温生才在广州枪杀了署理广州将军,三月二十九,乱党首领黄兴率乱党在广州发难,进攻两广总督署,而且广东顺德c南海两县的会党也起事响应。这样的乱党起事,也正在各省酝酿。

    面对这样的乱局,大清朝廷只好启动“宪政”,制定内阁官制,准备成立首届责任内阁。

    此时,乾清宫大殿,正中御座上坐着七岁的小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这是个任事不懂c只知道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