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人间天堂(第1/2页)  大院红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俞盛告别了俞苓c俞莲c俞芬,离开了生活十多年的哈尔滨,来到沈阳和母亲c姐姐c姐夫团聚。全家人都为他能分配到北京工作感到高兴,姐夫特意买了一斤高价猪肉,全家包了一顿饺子,快快乐乐过了个国庆节。

    十月初,俞盛离开沈阳去北京报到。

    当他拖着疲倦的身体走出北京站,本以为德胜门外北沙滩一号距离东长安街c北京站不会太远,没想到换了几次车,愈走离市区愈远,竟是个荒郊野外c举目不见人的去处。下了公共汽车等了一会儿,总算过来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一打听那人竟是农机院人事科的王栋副科长,他说这几天陆续有毕业生来院报到,俞盛已是最后的了。按照王副科长的指引,俞盛又走了一站地,才在一片庄稼地里见到两座孤零零的楼房,这里就是俞盛未来的工作单位——第一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研究院。

    第一次来京,俞盛激动不已,上午报到,下午就坐车进城逛街,先到c人民大会堂c中山公园,然后在西单找个小吃部,面条c馄饨各吃一大碗,很晚回到院里宿舍。隔一天又去王府井c前门大街和天桥,所谓“逛街”就是进饭店,由这家到那家,吃了又吃,竟一连吃了六家。

    北京给俞盛留下的印象是“人间天堂”,尽管此时还是困难时期,院长也带领大家去拣榆树钱充饥,院里也有五六十名浮肿病人,毕竟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困难时期来得最晚,走得最早,定量相对比较高。院里每月发饼干票c点心票c糖票c豆票,到农场劳动还补助四两粮票,胡萝卜可以随便吃,俞盛进院没几天,就分了六十斤白薯,在宿舍用锅煮着吃。

    按照方群昌院长提出“农机院就得满目翠绿,四野飘香”的要求,院里买了许多名贵树木c果树树苗,由林科所的技术人员指导,在楼前广场c宿舍甬道c房前屋后c院里院外种植。俞盛和新毕业学生们来到院里的第一课就是劳动课,他们先是参加院里植树c农场收割等,而后就到西郊后勤实验基地继续进行两个月的劳动。

    俞盛来到北京吃的饱c生活好,也有了工资收入,他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和发的点心票c饼干票c糖票c粮票,到商店买了饼干糖果,打好包装寄回沈阳。俞盛知道家昌喜欢画画,特意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给他买了一本《人物画图册》,里面有各种人物形象,让家昌仔细临习。

    俞盛又办了公交车月票,每逢休息日就一个人乘车去市里,见到没吃过的小吃c糕点就买点尝尝,还去了动物园c军事博物馆c十大建筑等旅游景点。以后陆续有外地同学来京,他就和分到北京的同学们一起陪他们逛街c游园c照相c吃饭c喝酒,又去了京郊的颐和园c碧云寺c香山c八达岭c十三陵等景点。当他闲来无事时,把京城游览的抒怀感触写出七首咏景怀古词来,题为《燕京七咏》:

    《霜天晓角·青龙桥》

    石悬雾障,搔首无路上。一线穿关而过,雁惊啼,世言壮。功名记谁帐,遥指詹公像。自古胡骑难越,边声里,旧城墙。

    《忆秦娥·故宫》

    华光灿,珠明宝气金銮殿。金銮殿,黄龙飞舞,玉座辉伴。乾清威赫今何在?坤宁游人点。游人点,后宫赏尽,御园浏览。

    《临江仙·景山》

    朱瓦红墙山葱郁,怪石老树牵身。峰颠有亭誉“万春”。俯望景物尽,四处彩缤纷。永乐迁都立盛世,槐木也笑崇祯。清兵入关大火焚。闯王建“大顺”,可叹西去尘。

    《水龙吟·北海》

    燕京白塔倾人目,闲卧琼岛高处。陈桥旧榭,古碑断树,十载如故。似见香径,游船走马,嫔妃眷顾。今堤边信步,魂迷神去,又常问,有几度?乍看石旁风月,鹃莺戏情侣无数。金谷仙居,良辰美景,另有燕妒。放下词赋,慨然击筑,剑指天路。又北海日暮,夕阳涂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