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九章 伊布里斯谷。(第1/3页)  地球阵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人跟在前方500米远外的迪林遁锤身后,不停的朝着某个固定的方向行进。起伏的山脉已经远离他们,周围全是一望无尽的戈壁滩,没有树,没有草,没有生物,没有白雪,连一块稍微大点的石头也没有,蓝得发紫的天穹压在头顶,阳光强烈,却无法驱散肆虐不休的侵骨寒风。

    “那是什么?”梵高指着远处地平线上的一道隐约黑线。

    考虑到距离的原因,那黑线的跨度至少有十余公里,它低低的趴伏在地面,由于空气密度降低而产生的折射现象,使得它远远看去似乎在水波中荡漾。

    “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土城。”姜沅回答道。

    以三人的脚程速度,一个多小时之后,他们站在了那道黑线的边缘。

    “嗬!这么大的土凼凼”梵高倒抽了一口凉气。

    从西川人的语言习惯来说,“土凼凼”这个词语倒是形容得非常准确。

    长度接近10公里,宽约5公里的凹陷地带,在他们目前的角度看去仿佛一个猪腰子的形状,直上直下大约深有六十米的凹地底部,数十条龟裂地缝纵横交错,无数大大小小的动物尸体七零八落的散布在暗红色的谷底,估计是因为此处极端干燥的缘故,这些动物尸体都呈现出近乎木乃伊般的性状。

    “当地人把这里称为‘伊布里斯谷’,也即是魔鬼谷的意思,”姜沅说道,“不过,这只是幻象”

    “你的意思是,这里真实的情景,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梵高问。

    姜沅点点头,“你既然知道远古之事,那么你肯定也知道,盘古神族的王降临地球后,他的躯壳化身昆仑龙脉,守护着这原祖之地的气运。”他轻声说道,“昆仑山被称作万山之祖,整个地球世界的龙脉都发源于其中,唐代杨筠松那本被誉为‘中秦古代测绘学之最’的《撼龙经》开篇曾言:须弥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体。如人背脊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这里面所说的“须弥山”指的就是昆仑山,而非佛经中那个须弥山。”

    他突然话锋一转,对梵高问道:“你可知,我们现在所处的帕米尔高原,在古代叫做什么?”

    “葱岭。”梵高回答。

    “这只是后期的称呼,在那之前,更加久远的时代,人们给它取的名字叫做‘不周山’,便是《山海经》中所描述的: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姜沅微笑着为同伴解说,“所谓不周,意为不完整,言外之意,原本这山是完整无缺的,不过我现在暂不给你科普为何它会残缺,以及水神共工的真相”

    “这处高原,是昆仑山脉的一部分,‘帕米尔’在塔吉克语言中的意思为‘世界屋脊’,别搞错,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屋脊,而非你们惯常认为的青藏高原”姜沅摇摇食指,“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到5000米,而帕米尔高原的平均海拔是4000米到7700米,所以,哪个才是世界屋脊,一目了然嗯,你当然会说,青藏高原有着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但是一个高原的高度可不是只凭一个山峰来进行论断的,而是由其平均高度来决定。”

    “在目前人类的地理学中认为,帕米尔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c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c楚科奇山带——的节点,也是喜马拉雅山脉c喀喇昆仑山脉c昆仑山脉c天山山脉c兴都库什山脉五大山脉的汇集之处。”他继续说道,“而在堪舆之学中,这原祖之地的所有龙脉,包括5条主龙1条朝龙,均发源于帕米尔高原所处的昆仑西端,所以啊,我们现在可就是站立于龙脉源头之上哦”

    “划重点,老兄!”梵高不耐烦的说道。

    “好吧那我就简单说说,”姜沅无奈的摇摇头,“这龙脉植根于地层深处,吸取星核能量,而神气形诸于外,与星球磁场c五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