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课程满档(第1/3页)  折柳江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课程满档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唐伯虎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这句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提到的唐伯虎的诗,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如果要我回忆凤鸣中学的复读生活,我一定会想到这句诗。这句诗在当时深刻地激励了我。实际上,类似的诗句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像我这样的寒门学子。

    按道理而言,数学老师是最不负责励志的,但凤鸣中学文二班数学老师赵老师却深刻地激励了我。我非常感激这位中等身高c身体微胖c不温不火的好老师。

    毕业多年后,我还曾在网上搜过他的照片。那时我已经参加工作,居住在世都。从照片中,我看到赵老师肚子有点发福,裤带上挂着钥匙,看起来很像一个乡下农民。但我却满怀感激地看着他,丝毫不觉得他土气。比起梁老师来说,赵老师不知道要强多少。

    赵老师总是非常温和。记得有一次上课,一道复杂的难题,赵老师解得很慢,有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竟在下面大声嘀咕“反应真迟钝”。他的声音很大,很多人都听见了,我很吃惊,但赵老师却当做没听见,不动声色,最终把难题给解了出来。

    我很喜欢他在月考结束发试卷时念我名字和分数的感觉:“曹树阳,140”。当同学投来敬佩的目光时,我暗自得意。不过,其实有时候我难免发现,赵老师大约对我过于信任,以至于没有看出我解答大题时工整笔迹下的一两处混乱。

    除了数学老师,我印象最深的好老师还有英语老师真时慈。她是一位中年女性,英语很好,人也很和气,一个招牌动作是在讲解题目时身子俯在讲台上,一只穿着高跟鞋的脚习惯性地向后,在黑板下面的墙上敲动着,弄得墙上离地面约30厘米的地方满是小黑点。

    她总有微笑,加上她高大微胖的身材,给我一种母亲的感觉。

    印象好的还有历史老师朱老师,中等个子,瘦瘦的,口头禅是“解决了吗”。印象中他总是穿着白衬衣。他给我们解答历史题目时,讲了一通大道理后,总要来一句,“解决了吗”。如果大家没有异议,很快就进入下一题。

    朱老师历史知识渊博,教书很热心,除了教我们应付考试,还难得地使得我们树立了历史意识。他对学校部分制度似乎很不满。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一次听他抱怨起学校的薪酬制度,理由之一是“搞后勤的比我们教书的拿的还多”。

    多年后,他离开了凤鸣中学,跳到沿海的一个民办学校当起了老师,听说收入翻了数倍。我永远记得他遇到问题时的坦然,“解决了吗”,解决了,多简单的事,人生不也这样吗?

    当然,还有其他几位老师,大多是负责的,但过于匆忙,毕竟只有一年时间,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复读的生活,和高三差不多,只不过更加紧张,目的性更强罢了。大黑板右下角写着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多少天,课桌上堆满书,白天满满的都是课程,晚上还要自习,没有音乐体育和美术课,学的全是高考所涉及的课程。一周放假一天。300来天的日子,几乎都是一样的。

    复读就是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

    虽然这是既定的节奏,但我们还是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生活。这隐秘的个人的生活,才是我们的乐趣,才是我们值得回忆和回味的内容。

    我在回忆我这一生时,发现自己对甜美可爱的女生天生有好感。在当时,慢慢地,在一来二往中,我对杜春烟产生了好感。杜春烟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