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千金之子不垂堂(第2/3页)  意许无遗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遏,抄起板子一阵怒打也是有的。只要不是盛怒之上,瞻基总有办法缓了永乐的心情,将悬在他头顶的板子劝下来。永乐知道这个孙儿能言善辩,亲自责罚实有不忍,有时躲到其他殿中,令内侍责他,但听到打在皮肉的声音和凄凄惨惨的唔鸣,也就命了停下来。永乐对瞻基令下的板子鲜有够数的,打他十多下便是极限了。

    但像现在,既不像是大怒,又不像要饶他,只是冷着他,罚跪?瞻基从来没见过这阵仗,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永乐前几日就令王彦去找上好的荆木板子,蒙古地偏,想要有上好的荆木实在难找,花了好些功夫在打磨成一个与宫里家法相近的板子。永乐想揍瞻基想了好几天了,一时又怕军法威严,驳了皇太孙的面子,一时又怕镇纸沉重,把孙子打坏。瞻基极其敏感惧痛,身为皇子,身子也确实娇嫩些。只有等荆木板子做好,又看到景益昏迷的模样,心中怒火盛了些,终于下定决心要给瞻基长长记性。

    瞻基跪了好一会,膝盖跪的生疼。营帐之中不比殿内,膝盖下面有细石子磕着。瞻基跪势端正,虽然疼痛难当,皇子的尊严让他绝不可能跪的如同一滩烂泥。

    永乐一直在看书。手上拿着的是本朝刘基所写的《百战奇略》,瞻基心里叹了口气,一场大战都打完了,这会儿看什么百战奇略?

    敛神静气,又过了好一会儿。瞻基越来越觉得膝盖犹如千虫咬噬,手臂疼得紧了,实在按捺不住,向永乐磕头,认罪道:“孙儿知罪了。”

    永乐放下书,站了起来。他哪里是在看书,小半个时辰过去了,一页都没有翻过去。问道:“你所知何罪?”

    瞻基在心中想好了,说道:“孙儿罪在违抗圣旨,私带亲兵剿马哈木;孙儿罪在置自身和将士于险境,让皇爷爷担心。孙儿知罪”瞻基低着头认错诚恳。

    永乐并不满意,说:“今日不罚国法,朕且问你,你带五百精兵去剿马哈木时,可知道敌营情况?”

    永乐明言不罚国法的意思就是不理会瞻基违抗圣旨的罪名。违抗圣命者,斩。特别是军令如山的战地,若真要论起国法c军法,此时所有跟随瞻基而去的精兵都只有斩杀示众的命。其实,瞻基带兵追击,说白了就是少年儿郎,年少轻狂,军行险招,永乐没有必要与他论国法。

    永乐问问题时声音威严c暗隐怒气,不像是平日里同瞻基讲话的态度。瞻基回答:“孙儿立高处而望,见大约有三四百人逃离。”

    永乐又问:“你可知这批瓦刺兵将身经百战,以一当十。若宁阳侯带兵,他会带多少兵力去抗击三四百逃兵。”

    瞻基顿了顿,说:“宁阳侯带兵一千,后有神机营作后盾。”

    永乐哼地一声说:“你也知道”又喝道:“身为主将,孤军犯险。你对得起忠心于你的臣子吗?”

    风呼啸的扫过中军大帐,夏日大风吹得帐篷呼呼作响。瞻基高举着家法,手已经开始颤抖。他对不起跟着他剿杀马哈木的五百精兵,无论生死,这本是一场冒死之争。瞻基想到景益身上的伤,褪下来的底衫上浸满了血。景益曾劝过自己的,是自己要去战场,景益只是生死相伴而已。而现在他仍然昏迷,这都是自己的错!

    沉默一阵,话音突然响起,“朕问你,千金之子当如何?”永乐问。

    瞻基扬头看着永乐,永乐眼角已经有了些许泪光。瞻基挺直了身子,说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瞻基双手举着家法下拜叩首道:“孙儿知错了!”瞻基双眼蓄泪,强忍住泪水流下,咬住自己的唇,嘴唇发白。

    永乐说:“你是朕的孙儿,是太子的儿子。如果没有郑懋领兵相救,如果战场凶险,朕今日带回去的是你的尸身,你让朕如何自处,你要朕如何面对你的爹娘。你这般不顾后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