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四 往事如烟(第1/4页)  东隐密游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怡搀起白居易扶他坐好,转过头来对大圣和宁靖道:“我原本姓李名怡,而不是叫什么穆子忱,只因因家中变故,化名穆子忱隐于世间。我并非有意欺瞒二位,实有不得已的苦衷,还请二位原宥。”大圣和宁靖忙道“明白,不打紧。”

    四个人重新落座后,大圣看着李怡和白居易,纳闷儿道:“白公c穆兄,啊不,李兄,这殿下又是怎么回事?难道李兄是当今皇帝的儿子?”

    李怡面露苦笑,摇摇头。白居易叹道:“殿下并非当今天子的儿子,而是天子的叔叔。”

    “啊?”

    李怡道:“白公,以前的光王已经不在了,我现在是朝廷重犯,切莫再叫我殿下了,你还是叫我小名十三郎的好。”他又转向大圣和宁靖,“你们也不必叫我殿下,我们仍以兄弟相称如何?”

    大圣有些摸不着头绪,只能揉着脑门儿,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殿十三郎,你怎么和他们走在一起了?”白居易道:“对了,夕颜姑娘呢?”

    大圣把之前遇到李怡主仆俩的事简要叙述了下,道:“更早之前的事,就得李兄说了。”

    李怡啜了一口茶,将事情原委讲了出来。原来李怡是宪宗皇帝第十三子,生母姓郑,原是郭贵妃的侍女,因宪宗一夜宠幸而诞下了他。李怡幼时木讷,性格持重,不善言辞,加之生母出身卑贱,自小诸多兄弟即时常拿他取笑。他的子侄之辈如李昂c李炎等人也对其并不尊敬,经常拿他逗乐。他自知不被其他兄弟所喜,也就隐晦不露,更加慎言寡语。李炎登基成为当今天子也就是武宗皇帝后,更是疑心李怡的呆傻痴笨是装扮出来的,怀疑他另有所图,于是几次三番设计测试并加害于他。幸而李怡机敏c命硬,每次都死里逃生躲了过去。后来武宗始终放心不下,又不耐烦在众人面前装模作样,一狠心便决定将他这个皇叔杀死。当时一仇姓宦官一时良心不忍,将他救了出来。李怡生母郑妃的远房表弟郑胥引连夜带他远遁他乡。又过了一年,两人辗转来到五台山,躲在华林寺中。方丈观澄禅师收李怡做了徒弟,法名琼俊,这一避就是三年。起初李怡叔侄俩还提心吊胆怕武宗找上门来,但待了数月,并无人前来找麻烦,这三年来一直太平无事,二人以为就此度过余生。

    前些日子,武宗下了灭佛令,观澄禅师召李怡叔侄俩到了方丈室。李怡c郑胥引拜见了方丈,垂手而立。观澄看着李怡,缓缓道:“你到寺中已有三年,此地即将应劫,你和郑施主收拾一下,速速下山去吧。”

    “天子既下了灭佛令,弟子之前的事情早晚定被知晓,与其东躲西藏,弟子宁愿留在这里与师父一同应劫。”李怡沉静地说道。

    观澄摇头笑道:“李怡,你之劫难并非在此。当初老衲未给你落发,你可知为何?只因你并非佛门中人,这里也非是你久居之所,不可再留。你无需多虑,此去虽前路多舛,盖是磨难未满之故。凡事只要多加小心,定有龙归大海c遨游九天之日。”观澄说完就闭目入定一般,不再言语。

    李怡叔侄俩商量了一下,躲到哪里都不太安全,想来想去不如先回洛阳城东南的云栖庄,然后根据时局发展再做打算。云栖庄是郑妃悄悄为郑胥引置办的宅院,位于城东南一半山腰处。虽然毗邻繁华的洛阳城,但闹中取静,罕有行人到此。二人商定就收拾好行李出寺下山,不成想,朝廷的动作很是迅速,不知从哪里得知李怡藏在华林寺中,派了官兵前来擒拿。二人只得昼伏夜出,奔向洛阳。在忻州城南时,二人被官府暗中委托的河东二虎发现了踪迹,打斗间和宁靖大圣等人相识。郑胥引是个侠义心肠之人,并且大圣又助他去了强敌,一心想要报恩,所以得知宁靖他们也要去洛阳找一个叫宗净的和尚,一路上就上了心,边走边细观察,想帮他们找人。

    第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