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喜堂初见(第1/3页)  凉风莫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灯火摇曳,透过盖头的金黄流苏,宜和耐心地打量着脚边毯子上的花纹,心里默默地随着它的纹路转,不同于金陵的清秀,有种娇艳的美。门处传来人群的一阵阵欢呼声,遥远又真切,这里八月的风裹着浓浓的青草味儿,不似金陵的,都带着温柔的香气。

    是有一点点饿了,从喜堂进来,她这样呆呆地坐了三四个时辰,中间他有打发人过来送吃的,多半没有胃口。到是这会儿,肚子咕咕的响,从脚边收回目光,绞着手上的绣帕,一条大红绣帕,明里暗里都是些百子千孙c百年好合的吉祥图案,只有娘亲绣的宜和二字是她最亲切的,她一边抚摸着细密的金线,一边计算着什么时候吩咐门外的红若送点粥进来。

    一个半月前,她们从金陵起程,前来送亲的不是白衣的程枫,而是一身玄衣的飞虎将军程灏。

    “程枫呢?”

    “回禀公主,家弟前几日偶染风寒,一时药石无医,程老柱国唯恐耽误了公主的吉日,特奏明圣上,经许,由臣领飞虎军担任送亲使者,送公主出嫁。“程灏抬出了父皇c老柱国还有自己飞虎将军的名号,告诉她这一切都定了。

    自古公主出嫁,都叫下嫁,无论是家国是什么样地位,都会给公主以厚待。公主乃帝姬,一个“帝“字,确定了她王朝的身份,若家国强盛,文武状元c王公贵胄或是异国藩王,随她喜欢,无论嫁到哪里,这一生一世都是尊贵的公主;如若家贫国弱,需要做为政治棋子远嫁和亲,这一生大半孤苦,不过文人墨客多半会让她们留名青史。也是好笑,那些文人又懂得什么?

    她是掌上明珠,大梁还算强盛。两个月前,她才从镇守南境的哥哥那里回来,哥哥又健壮了不少,跟两年前比,更加英气了,除了湿热,南境的一切她都还喜欢,不比金陵枯燥,她在军营边的小镇可以自由行动。哪怕是一个半月前,她溜出公主府,最后贿赂程枫,来到沉香宫,满月的院子里,娘亲趁着月色酿花露,一身青色衣衫围着石桌转来转去,颇像仙子下凡尘,她就坐在秋千上静静地看着娘亲一脸幸福地计算着出酒的日子。

    宜和有个军功卓越的哥哥,父皇早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授封他为宣亲王,一个宣字,还让母亲高兴了许久。父皇近几年身体不好,决意让太子再历练几年便登基,然后带着母亲巡游各地,还说要好好选一选将来的驸马,让她风光大嫁,嫁给心爱之人,白头偕老。更有意思的是太子殿下,说要亲自把关驸马的人选,气得皇后差点当场发难。

    一切如过眼烟云,宜和仓促出嫁了。

    上一次皇姐宜清公主出嫁还是在六年前,宫里足足准备了两年,大到驸马府的兴修,小到一根绣花针的成色,皇后都一一把关,明明不足二十里的路程,为了让皇姐等足每一个良辰,生生地走了三天。她随母亲替皇姐添妆,百余件的礼物里,皇姐最终只收下了一对七巧碧玉环,说是驸马喜欢这些精巧玩意儿,眼里满是欣喜。或者是那个时候,还不满十六岁的宜和对于未来夫婿有了懵懂的想像,要像父皇那样疼她,太子殿下那样温柔地让着她,还得有哥哥的英武才行。

    一恍如梦,宫城除了驻守的禁军,还有镇守的屯田军,竟凑不齐她的送亲队伍,最后母亲以死相逼,父皇释放了京城各大牢房的江湖客,加上程灏将军带的飞虎军和府兵,一共九百余人,了了地从金陵出发了。宜和带了贴身随从十六名,在犹如行军的一个多月里,先后没了六个,上一站是清河郡,她夜半听到有人在呜呜咽咽吹笛子,好像是归园曲,在空旷的草原上听来十分辗转。与她一样,未来惶惶而遥不可期,第二日清早,便厚金打发她们留下,等送亲队伍返程时,随他们回金陵也好,回家乡也好,不必跟着去了,门外的红若宁死不走,只得带过来了——公主和亲,除了夫家灭国或者母国亲召,永远不得归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