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02.驱虎吞狼的无奈(第1/3页)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朝是大敌,如果有可能的话,曹岩真的不愿意和金放对。

    事实上,按照原本的历史时空,金也存留不了多久。这些马背上的王朝固然厉害,但最终还是纷纷衰败。相比之下,华夏文明虽然武力上可能会不及这些马背政权,但有一点是马背政权比不上的,那就是同化能力。

    华夏可以算得上是世界历史上同化能力数得上号的文明了。

    这一点,从华夏文明经久不衰就能看出来,至于说金怎么就被同化了呢?从一些事情里就不难看出来。

    历史上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后,被金国贬为“昏德公”“重昏侯”,一路上赵宋皇室数千名女『性』,包括二帝的后宫嫔妃,以及公主、王妃、宗女、宗『妇』等,皆惨遭金国将帅凌辱。托名为辛弃疾撰写的《南烬纪闻录》,记述金军欺凌被俘的北宋皇帝和皇后的情形,提到朱皇后病卧于冰冷地上,宋钦宗恳请金国监守“你们请悯念我等国破家亡,取一碗热汤相救”,却被金人痛斥“在我们大金国,如果犯了皇帝名讳,便是重罪,罪过大于杀人,你等粗人,直呼“悯”字,已是无礼大罪,还想要热汤?滚吧!”

    然后便不顾而去,结果朱皇后后来终因不堪凌辱,投水『自杀』。

    可叹宋徽宗是历史上着名的才子皇帝,书画大师,他儿子宋钦宗自幼得其调教,也是诗词书画样样皆通,然而兵败亡国之余,竟被金国人反过来教训不懂“避讳”之礼,这是何等耻辱。

    事实上,金国从其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起兵建国时,因为得到辽国辽东地区许多汉人和汉化渤海人的加入,便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汉化。阿骨打自称大金皇帝,定年号为“收国”,而不是和后来的铁木真、努尔哈赤那样使用游牧民族首领惯用的“大汗”“可汗”称号。

    阿骨打还根据汉化渤海人杨仆的提议,下令完颜氏取汉姓为“王”;又在正式文书上,给皇帝以下宗室皆冠汉名,阿骨打这辈用“日字头”,如阿骨打自己的汉名为“完颜旻”,他弟弟金太宗吴乞买汉名为“完颜晟”;他子侄辈用双字名,第一字为“宗”,包括后来灭辽破宋的着名将领完颜宗弼、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等人。

    这些女真皇帝虽然互相称呼还是用各自那些本名,如兀术、粘罕等,但他们取这些汉名,也不止仅仅是官样文书和表面文章。

    南宋名臣洪皓于公元1129年出使金国,被扣留长达十五年,他的行记《松漠纪闻》对金国初年的风土人物、礼仪制度有相当全面的记述。根据该书记载,金国人对君主名字的避讳甚为严格,阿骨打即位初年,即举国避讳其汉名“旻”,后来干脆连同音的“闵”、“悯”、“岷”等字也避讳了。

    金国人的避讳不但在本国严格执行,而且每次新帝登基后,还要布告四方,要求其属国西夏、高丽等也遵照执行。今甘肃省西河县,宋时本名岷州,隶秦凤路。南宋绍兴元年被金人夺取后,立刻因避讳阿骨打之汉名“旻”字的同音,改为佑州。南宋军队收复岷州没几年,《绍兴和约》签订,宋高宗赵构向金国屈辱称臣,因此将其改为西和州,同样也是为避讳“旻”字的同音,毕竟“min”已经成了宗主国开国皇帝之名。

    金熙宗完颜亶、海陵王完颜亮、金世宗完颜雍这一辈的金国皇帝,都是从小便接受汉文化教育。完颜亶的后宫中,更有六名宋朝公主、三名宋朝郡主,等他被完颜亮弑杀,这些苦命女子也大都被一并接收。因此,他们的汉文化修养,也并不亚于汉人饱学大儒。

    完颜亮甚至还常与汉人名儒交往,品茶弈棋,诗词文章,无有不精。

    他的诗文气象恢弘,雄健豪迈,算得上当时一流文人,除了着名的“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完颜亮的咏雪诗,也是千古名篇:到了金章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