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特色乡村(第2/2页)  我的乡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姓高的人家,种了几十个大棚,在我们村可是种植大棚的种植大户了,每次上面下来视查总是到他家,于是这户家庭也是乡里里重点扶持对象,也上了电视,起了一个很牛气的名子叫做蔬菜大王,在电视里讲话,宣称他家种植大棚一年的收入有几十万,在村里一时成为了笑谈,因为这样的收入只有上面的人会故作相信,大部分农民,至少我们村的人是不相信的,因为我们村家家户户搞大棚,一个大棚能赚多少钱大家心里有数,赶上风调雨顺好年景又能怎样,而且他家的大棚也不是没被风吹过,每次上面视查还不是丁村厂挨家户高价收购菜苗往他家大棚里栽,他家大棚只有上面视查时看上去好点,平时也是一般般,不可能赚那么钱,但奇怪的他家却实变得很有钱,那时候给女婿买了小货车,拉蔬菜做生意,给他家儿子买了大货车跑运输,听说也在菜市场帮人拉蔬菜,也算是农产品行业上的成功转型了,只是他家后来也不搞大棚了,而且退的还很早,但是从此村里人家的贫富差距就渐渐大了,后来,村里人对蔬菜大棚实在是不敢兴趣,年纪轻轻的人更加不愿意搞大棚,所以我的乡村的蔬菜之乡之名就渐渐衰弱了,后来就只有年纪大的人还在家种一点大棚,年轻的渐渐的开始外出打工了。

    渐渐的我乡村的土地就又恢复了种作棉花,水稻等大型农物了。这样下来村里好像又恢复了先前平静安宁的样子,但时丁村长与乡里不愿意我的乡村这样子,最后乡里决定,把我们村的土地以承包形式收回,然后再承包给外地人种植大棚,给我们每亩800的承包费用,以招商引资形式远低800的价格包给外地人,当然国家有补贴,所以乡里也不会亏本,外地人来后,也带来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种植反季节草梅,西瓜等上等水果,乡里给他们建的全是钢管龙骨支架,然后覆盖大薄膜,外面还有一层厚厚的草帘子,听说一个大棚造价几十万,听的我们村里人都不敢相信,一个大棚最大也就几分地,造个大棚比造个小洋楼还贵,里面能种上什么金贵的农物,再金再贵也就几分地,能有什么产量,能不能赚钱,但是村里人却也不愿意瞎操心这样子的事,只要你乡里给我们承包费,我管你赚不赚钱,跟我们也没关系,乡里面当然也不会考虑他赚不赚钱,重要的是形象出来了,我们村蔬菜之乡的名气比以前更甚,现在都叫特色蔬菜瓜果之乡,大牌子也换了,一个更大的大牌子,写着省重点扶持项目,上面详细记录我乡村的大棚,有多少多少个,总投入多少万,年产值多少万,带动多少多少农户发家致富,再加上鲜艳的水果蔬菜的图片,有模有样,其实这样才是乡里面需要的结果,而外地人来承包的大棚也都给自家起个很别致的名子,什么水果种植合作社,什么家庭农场,每家户都证子,这样也是外地人需要的样子,所以村里人心里却有种感觉,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不是用来种的,至少现在不是。而乡里面带动的多少多少户农民至富,村里的人也没有发现是哪户人家,不是他家,也不是你家,更不是我家,可能是大家吧!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